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易中天中华史卷6:百家争鸣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话怎讲?

墨子的逻辑推理是这样的──

你的主义宣布后,人们的态度无非是赞成和反对两种。赞成的人会照你说的做,而且就杀你来利他自己,因为你对他就是别人。所以,有一个人赞成你的主义,就有一个人来杀你;有十个人赞成,就有十个人来杀;如果天下人都赞成,天下人都会杀你。

反对的人又会怎么样呢?他们会认为你妖言惑众,也要杀你。所以,有一个人反对你的主义,就有一个人来杀你;有十个人反对,就有十个人来杀;天下人都反对,天下人就都来杀你。

这需要证明。

于是,墨家假设一位名叫巫马子的儒生发表宣言:我爱邻国超过爱远国,爱本国超过爱邻国,爱老乡超过爱国民,爱族人超过爱老乡,爱双亲超过爱族人。这话虽未必有人明确说过,却符合仁爱的原则。

那么,接下来的逻辑结论是什么呢?

爱自己超过爱双亲。

这当然绝不可能是儒家的主张,但这个逻辑推理却是成立的。就连儒家自己,恐怕也永远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应该“爱双亲超过爱族人”,却不可以“爱自己超过爱双亲”。这是仁爱学说的死穴。

墨子的学生编出来,用于嘲笑儒家的。但代表墨子的思想,则没有问题。17

实际上墨子对儒家的攻击不遗余力。《墨子》一书中的《非乐》、《非命》、《非儒》,便可以称之为墨子的“三大批判”──礼乐之批判,天命之批判,儒学之批判。不过墨子最反对的,还是仁爱。

奇怪!墨子不是主张以爱救世吗?如果不要仁爱,那他要什么?

兼爱。

仁爱与兼爱,有区别吗?

更要命的是,墨家从“爱自己超过爱双亲”出发,又替巫马子得出一个结论:

我只可能损人利己,不可能舍己为人。

于是墨子问:先生的主义,是准备藏在心里呢,还是打算告诉别人?

巫马子说:为什么要藏起来?当然告诉别人。

墨子说:那好,你死定了。

有。

区别就在于仁爱的出发点是亲情,即父母子女之间与生俱来不证自明的爱。然后将心比心,由此及彼,推己及人,从爱父母子女,到父老乡亲,到华夏族人,到蛮夷戎狄。最后,让世界充满爱。

显然,这里面有先后,有等级。

兼爱则相反,主张不分男女老少、亲疏远近、尊卑贵贱,一视同仁地爱,类似于西方人的博爱。不过,西方人讲博爱,是因为有上帝,有信仰。墨子的兼爱,却来历不明。但总之,仁爱有差别,兼爱无差别。

那么,兼爱和仁爱,哪个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