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
万物皆备于我;不怨天,不尤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
孟子是大丈夫吗?
是。
杨朱的回答是:既然有了生命,那就只能活着,还得好好活着。这就叫“且趣当生,奚遑死后”──过好当下每一天,别管死后怎么样。
那么,什么叫好好活着?
或者说,人活着,为什么?人生一场,干什么?
对此,先秦诸子也有不同的态度。这些态度,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只不过,他们有的是发表宣言,说给我们听;有的是身体力行,做给我们看。
先看孟子。
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呀!她刚去世时,我又何尝不悲痛。只是想到一个人的生命,从无到有,又从生到死。这生老病死,不就像春夏秋冬一样吗?现在,她安安静静地躺在天地之间,踏踏实实地睡着了,我却在这里鬼哭狼嚎,岂非太不懂得生命的真谛?2
这可真是看透了死亡。
死亡即大限。看透了死亡,也就看透了人生。
也许,这又是对杨朱的继承。
杨朱说,天下万物虽然生态各异,但终有一死则完全相同。活十年是死,一百年也是死;仁者圣人要死,恶棍傻瓜也要死。活着时是尧舜,死了是腐骨;活着时是桀纣,死了也是腐骨。腐骨跟腐骨,有什么区别?3
要做就做大丈夫
孟子的主张,是要活就活出个样儿来!
什么样儿?
大丈夫。
什么是大丈夫?
好嘛!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下面的结论也顺理成章:
既然难免一死,那又何必纠结。该怎么着,就怎么着。所以,你死了我可以哭,也可以笑,还可以唱歌。我死了也一样。因为我的人生与你无关,你的人生也只属于你自己。我们各人过好各人的吧!
但,既然终归要死,那又何必活着?
这得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