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
10.以下无另注者均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11.关于曹魏和蜀汉两国的国情,可以查看他们的钱币。曹魏的铜钱质量高,分量足,蜀汉的则简直就是劣币。田余庆先生的《〈隆中对〉再认识》则称:“历史决定了刘备是一个奔窜求存的角色,历史只给了诸葛亮一个小国寡民的政治舞台。”所以,“刘备出峡,全军覆灭;诸葛北伐,积年无成”。另据《晋书・宣帝纪》,司马懿评价诸葛亮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详请参看拙著《品三国》。
12.见《晋书・宣帝纪》。
第五章
1.见《三国志》之《庞统传》、《法正传》,《赵云传》更称“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即只有法正死后有谥号。
2.见《三国志・法正传》。
3.请参看王夫之《读通鉴论》。
4.见诸葛亮《出师表》。
34.以上见《三国志・关羽传》。
35.吕思勉先生《秦汉史》有云:“羽之一败涂地,非徒曹操所不及料,即孙权,亦未必能豫计其败若此之速也。”请参看。
36.事实上,关羽被害后,刘备并没有痛不欲生或者拍案而起,而是忙于自己称帝,也没有给关羽封号,追谥其为壮缪侯是后主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刘禅所为。
37.见《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38.见《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
5.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败退永安后,十一月生病,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就反了(次年三月被剿)。而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去世后,南中地区各郡居然全都反了。另据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员罗开玉先生统计,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到延熙十三年(公元250年),益州土著豪强发动的大规模武装叛乱竟达九次之多(《成都武侯祠“攻心”联再研究》)。
6.对此话的理解学术界争议很大,详见拙著《品三国》。
7.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8.诸葛亮后来曾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情:“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见《出师表》。
9.《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称:“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并不知诸葛亮为何人。《诸葛亮传》称:“南中诸郡,并皆叛乱。”《诸葛亮集》称,刘备去世后,曹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都先后给诸葛亮写过劝降书。
39.见《三国志・黄权传》。
40.见《三国志・文帝纪》。
41.关于本次战争,无另注者均见《三国志・陆逊传》。
42.见《三国志・陆逊传》裴松之注引《吴录》。
43.见《三国志・先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