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钱主任是不是要升职了
他们这个月开始基本上一天调查一个筹备组工作人员,钱进是获得评价最高的人。
高的吓人!
“那当然!”王振山喝了口茶,“钱进同志跟我说,我们供销社不光是做买卖,还得服务群众。”
“春耕最紧张的时候他搞了个农资下乡活动,带着职工把化肥农药直接送到地头,省了社员多少功夫!”
“到了收麦的时候他借来了收割机,又搞了个农工互助联合收割活动——真是了不起!”
公社副书记马长明也加入了谈话,他对钱进的评价更为全面:
“钱进同志有文化、懂业务,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心里装着群众,这是很了不得的事情!”
“没书?他联系县市图书馆和城里一些单位搞了个联合借阅的活动。”
“没纸笔?他从城里拉来赞助,最主要的是给知青们搞到了学习资料和考试题。”
“说到这里我得跟你们说说,我今天去城里干什么?嘿嘿,其实是去接受县里表彰的。”
“全县19个公社,就我们公社考上大学的知青和学生最多,一共考上了26个!”
他忍不住重复一遍:“这可是26个!”
公社政府的大小干部一番评价,评价比社员们还要高!
拒绝了王书记邀请的晚餐,调研组成员们回到吉普车,交流着今天的见闻。
“从群众到职工再到领导,评价高度一致啊。”封长帆翻着笔记感叹。
孙干事望着车窗外渐暗的田野:“这个钱进有点厉害,咱供销系统里像他这样既懂业务又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年轻同志不多了。”
其他人纷纷点头。
封长帆问道:“其他公社呢?”
王振山等着这句话呢,得意洋洋的说:“全是个位数!”
“自从录取通知书送达后我就考虑过了,我们公社的知青和学生能取得这个成绩,肯定有自习室的功劳,知青们在里面能专心致志的学习,还能互相讨论、互相学习,还有城里学校才有的用的试卷试题。”
“尤其是这个试卷试题,我也是跟其他公社的同志聊了聊才知道,他们那里不管知青还是高二、高三学生,都没有这东西,偏偏这个东西最有用!”
孙干事惊讶地问:“那这些事都是钱进主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