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发现工作机会,全家上阵备战
钱进笑而不语。
这没什么好争辩的。
另外他的重点也不在招聘形式的改变上,而在别的地方:
张明帮他解释了起来:“怎么样?新鲜吧?人家招人不靠国家推荐,要面向社会招聘!”
魏香米看到后震惊了:“这、这怎么能行?”
张明说道:“怎么不行?其实是这么回事,他们现在工作紧、任务重,缺人缺的很厉害,等不及国家派遣。”
“然后推荐顶替之类的更不行,多少知青在虎视眈眈盯着他们?别的单位可以这么干,他们知青安置办可不能干,所以他们领导也很聪明,投机取巧了。”
“告诉你们吧,他们是聘用临时工,所以绕开各项政策的监管。”
为妥善安置回城知识青年,服务四化建设,现面向全市公开社会招聘工作人员(临时)若干名。
条件:本市户籍,初中学历,返城知青身份(需有档案证明)。
招录方式:采取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择优录取。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十月十五日……
“笔试?面试?”钱进低声重复着这两个词,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这也是经过市领导同意的一个方案,因为盯着他们单位的知青太多了,其他方案知青们都会认为是有人走后门,所以他们索性给知青们一个公平较量的机会。”
“这就跟刚结束的全国运动会一样,你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钱进说道:“还别说,这个招聘方案很先进,以后可以成为我们国家各单位招聘人才的方式。”
张明和魏香米可没有他的经历,所以当即摇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那样社会不乱套了?还是得走国家组织分配为主、新老职工接班顶替为辅的方式。”
他端起掉了一大块瓷的搪瓷缸,灌了一口温热的茶水,心里琢磨开了。
这种招聘形式在1979年的海滨市,绝对称得上时髦和新颖。
很巧,他29号召集突击队队长们开大会,刚提到了这种招聘形式。
要知道过去招聘常见的推荐、顶替、组织分配,笔试和面试让招聘这扇门似乎开得更大一些,也更考验真本事了。
但对于大部分背负着沉重生活压力、知识多少有些荒疏的回城知青来说,这“时髦”背后是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