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
解放碑
位于重庆主城渝中区商业街的中心,它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上端有几架大钟,每到整点时,便会响起洪亮的钟声。
这座建筑最早由当时的国民政府修建于1940年3月12日,建碑的意义是: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勉励同胞当有抗战到底的精神。七丈七尺的高度,象征七?七抗战。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原址上修建了“抗战胜利纪功碑”,记全国军民的浴血奋战之功。1949年解放军来到重庆,对其进行了改建,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字,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解放碑。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倒是每个都有林珑的消息,刚开始是说“很想你呀”、“好爱你哟”,然后时间久了就开始问“怎么这么久都没消息?”、“在忙什么?”,“还没忙完?”之类的,再稍后一段时间,林珑则发了各种愤怒的QQ表情,并且用质问的语气留言“到哪去了?”、“说句话啊!”、“你想我变成望夫石啊?!”等等。
到了最后,各处留言就都是同样的一段话,并且那内容看得中校大人顿时就脸红青筋冒的直想吐血。
“尊敬的龙团长:
您老百忙之中终于想起我了啊?蒙您挂念,小女子不胜惶恐。所谓夫妻本是连理枝,相通的,是吧?于是,我决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你让我找不着你,你也别想找到我,你能失踪我也能!
此致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为了治水,大禹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可传颂时,却没人为他的妻子喝彩一声,抱屈一声。
敬礼
您的老婆:林珑
2009年8月28日”
作者有话要说:嗯嗯,小科普:
《孙子兵法》始计篇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