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修改)
林希洄听得上了瘾:“那你们小时候上课,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呢?”
孩子们都去上学,妇女和老人都在屋子里取暖,大家没事都不愿意在这大冷天里瞎跑,所以,林希洄跟着方哲走在村里时很少看到人。
一路走来,林希洄发现,村子里最漂亮最气派的建筑不是村委会,而是村子中央的学校——葛家村希望小学。
林希洄暗暗点头:“社会各界人士还是很有善心的吗,希望小学都盖到你家门口了。”
方哲:“其实这所希望小学,不只是让葛家村的孩子上学的,四周村子的孩子们,都会来这里上学。”
“哦?我看这学校的建筑还挺新的吗,最多也就盖了个三五年。你小时候应该没有在这学校里上过学吧?”
她不怎么喜欢野猪,倒是一直喜欢家猪。只是她无论千年之前还是现在,都很少见到家猪,更别提和家猪打交道了。希望这次如愿以偿,可以让她认识几个猪朋友。只不过一想到那些猪都是过年时候待宰的,她又有些心疼。如果是这样,那她还不如不认识猪朋友呢。
方哲有些吃惊,林希洄似乎……很喜欢猪,确切的说,是超级喜欢动物,不管在人类看来,那些动物是脏的还是臭的。
前面,也不知道那位戚叔叔跟瘦小黝黑的村民说了啥,只见那村民惊异的回头看了一眼方哲。面上再没有了在客车上和方哲交流时的轻松,反倒多了几分审视、惊疑和不信,似乎隐隐的还带着几分后怕。
林希洄发现那村民的变化,对方哲小声说:“你看看,你的‘戚叔叔’提醒了一声那位村民,人家现在清醒了,不是半醉了,也知道你是谁了,于是,对你就再也不友好了。你说你以前到底造了多少孽啊?”
方哲:“林小姐,你能不能不要总是提当年啊?”
“我哪有这么好的命?我们小时候,冬天取暖,要靠各个班的学生去捡煤,班主任在教室里生炉子。每次炉子里的烟一大了,老师就要把窗户打开,还要让学生们出去操场上,等烟小了再回来。至于夏天么,那就靠人工了,自己扇扇子就好,连个电扇也没有。喝水都是靠自己从家里带,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大水杯。”
“这么艰苦的条件啊?”林希洄对人类十几二十年前的事,所知甚少,还以为那时候的学生顶多也就比现在的学生差一点点呢。毕竟吹个电扇,供个暖,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十几年前完全可以办到。
“所以啊,这么漂亮的学校,又是水电齐全,每个教室里都有吊扇、暖气、饮水机,我怎么可能在这学校里上过小学?”
“那你小时候上过的学校在哪里?带我去看看好不好?”
“就是希望小学那里啊。那个旧教学楼被拆掉了,在原址上盖了座漂亮的希望小学。”
“怎么?会让你觉得无地自容?”林希洄依旧嘻嘻哈哈的问。
方哲半是认真半是玩笑的回答:“是啊。”
方哲从小生活的村子,距肖安县城东行约莫十公里左右,全村有大约三百户人家。到还真是个不小的村子呢。
这个时候,村子里的劳动力大都已经出去打工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这些在外打工的人,都是腊月下旬开始陆陆续续返家,从正月初八开始,就有人陆陆续续离开老家,北上或者南下,继续自己的打工生涯。今天才回家的打工者,要么就是突然遇到了什么意外情况,要么就是春节的时候没能回来和家人团圆。
也因为如此,村子里只剩了些留守老人和儿童,也有少量的留守妻子,男人也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