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以史为鉴【4.5K】
当魏哲谈到这个话题时,戏志才亦是微微颔首。
要知道带方县的《垦田租簿》上也不过仅记载了七百六十八顷田亩。
数日前魏哲下令收缴田赋时,报上来更是只有三百二十七石税粮。
并且经过搜检,这次所获徙附、奴客、仆役,足足有七千多人。
至于铁矿、盐田、铸坊匠所就不用说了,反正都比官营作坊强。
简单来说,就是这次魏哲直接缴获了半个带方县,也难怪先前田文等人那么嚣张。
而这才是最让魏哲高兴的。
话说在边郡屯田向来都是大汉朝的旧例,意图通过屯田解决边军的粮食问题,譬如光武帝时就曾经在并州边郡广为屯田。
只是随着朝政混乱,绝大多数的边郡屯田后来都渐渐废弃了。
比如玄菟郡、辽东郡、乐浪郡早年间也有不少屯田,可随着塞外蛮夷的日渐蚕食,最终都陆陆续续的荒废了。
……
正是靠着这些隐匿的人丁、田亩等物,才使得地方豪强日渐强盛。
也就是带方偏远苦寒,要是在人烟稠密的中原郡县,稍微大一点的地方宗族就能聚集青壮数千人抵抗官府,豪族大家占田数百或千顷也是寻常事,地方势力想要解决远不像带方县这么简单。
倘若易地而处,魏哲还真未必敢像对待阳丘田氏一样在内陆行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至少在短期之内,魏哲是不需要担心粮草问题了。
而且如此多的生产资源,魏哲也要想办法消化掉,否则就真是暴殄天物了。
“田氏、张氏一除,明公的根基算是稳了!”
当夜在太史慈的家宴上,戏志才忍不住如此感慨着。
闻听此言,魏哲顿时深以为然。
说实在的,即便魏哲自己都没想到这次的收获这么大。
虽然他只灭了阳丘田氏、昭明张氏两家豪强,但是抄没的田亩却足足有五百三十六顷,至于粟、麦、豆、糜、苜蓿等粮草,更是足足堆满了十三个粮仓,总计估计能有十万石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