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因地制宜【4K】
临屯郡治东暆县,去长安六千一百三十八里,十五县。
真番郡治霅县,去长安七千六百四十里,十五县。
毕竟造船可不仅仅是有巨木就行的,铁器、桐油、蛎灰、生漆和藤、棕、麻等等,诸多材料那都是必不可少的。
有些带方县可以生产,但有些这里实在没有就只能采买了。
也幸好老丈人送给他四艘船,否则光是准备这些东西都能愁死他。
不过现在好了,从海冥港口出发横渡东海,不过几日就到东莱郡了。
倘若所有原材料都要走陆路运输,恐怕造船的工期还要延长一倍。
毕竟当今是大汉天下,都归入官营了那上司一封调令就能拿走。
其实前面缴获的田、张两家的财货,按照惯例他拿大半都没问题。
只是魏哲为了能多招揽一些移民,这才主动贴补了进去。
凡是知道此事的带方县官吏,几乎对魏哲无不佩服。
做官捞钱的他们见的多了,做官清廉不贪的虽然少见,但也见过。
……
……
与此同时,元骏在单单大领以东的秽貊各部也是如鱼得水。
与三韩之地不同,这单单大岭以东曾经其实也是汉地。
《茂陵书》有载:
可他们还是第一次看见贴钱做官的,甚至以往都没听说过。
也就是魏哲没有士族出身,又没有一个好老师,否则就凭这一件事儿他就能扬名天下,获得莫大声望了。
毕竟名士、名士,没有名人帮你吹捧算哪门子的名士!
且不说魏哲心中有什么怨念。
从海冥船屯离开之后,他便又开始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