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四方宾至【4K】
尤其是这一路当他们听见此间百姓谈起魏哲的婚事时,那种由衷的祝福与感激是演不出来的。
由此可见,魏哲甚得民心。
不过邴原和华歆、管宁不同,他是真正的出身单微,连寒门都算不上。
在他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因为家中贫穷,又早早成了孤儿,所以少年的邴原并没有钱财读书。但他家隔壁就是学堂,故此他常常在门前徘徊,好学若渴。
学舍的儒师得知了他的情况之后,便免费教授他经文。结果仅仅一个冬天的时间,他便将《孝经》与《论语》背诵下来。
可以说邴原和华歆、管宁三人从小就是乡里知名,所以后来才能成为至交。
但这次两人倒不是给好友面子,而是真的这么认为。
魏哲父母这段时间便一直在张氏坞布置打理。
毕竟总不能成婚当日,一群人聚在官邸进进出出吧。
便是魏哲不在乎外人的评价,带方县官邸那点地方也不够用的。
而当魏哲在为婚事忙的不可开交时,几个高冠广袖的中年文士却一脸好奇的走进了带方城。
“幼安,你这妹婿当真非一般武夫呀?”
要知道他们一路行来,对乐浪郡的情况多少也算有些了解。
可是带方县与其他乐浪县城相比,好似两个世界一般。
倒不是二者当真有什么天差地别的变化,而是民气不同。
怎么说呢,在带方县这里他们看到了一种久违的生机与朝气。
虽然城里城外的行人,很多依旧衣衫褴褛,但脸上却多了丝笑容。
只见其中一位气质飘逸、长须白面的中年文人如此感慨道。
此人唤作华歆,字子鱼,乃青州平原郡高唐县人。
见他这么一说,另一位相貌古拙的高个儒生亦是点头附和道:“此人才兼文武,实为治世之能臣。”
这人便是邴原,表字根矩,也是北海朱虚人。
他与华歆、管宁相善,时人称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皆为青州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