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政治手段
一时间,朝堂公卿受到罢黜、免官的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来,没有背景的公孙离才侥幸被迁为大鸿胪。
能从一农户而至九卿,公孙离的经历堪称是传奇了。
不过公孙离却没有以此为傲。
在察觉朝政愈发混乱后,他预测乱局将至,故借病辞官,独善其身。
别看他是个武将,但祖上也曾经阔过。
实际上公孙昭出自北海公孙氏一脉,乃郡中著姓。
其祖公孙离早年虽是寒微单家,以务农为生,但却天资聪颖。
故公孙离在乡中小有名气后,便因机敏有急才为县令赏识,招为县吏。后任乡啬夫,乡野俱安,进而迁任郡吏,多有善评,能任事。随后更是历任郡上计吏、郎中等职。
积攒多年人脉之后,公孙离终于出任上虞县长,并且辗转多地,执掌地方都有功绩,如此几十年下来,终于积功为任城国相。
本来如无意外,北海公孙氏应该会像汝南袁氏一样成为士族。
但却没有想到,公孙离寄予厚望的长子公孙德,以及聪慧机敏的次子公孙昂竟然先后染疫而死。唯独愚钝的幼子公孙奉活了下来。
结果北海公孙氏的崛起就这样戛然而止,直到公孙离去世也无人为官。
不过公孙奉虽然是一腐儒,但勉强也守住了家业。
虽然读书没有读出什么门道,但却将子女教养的不错。
也算是他运气好,当时正遇到了朝局动荡。
建康元年【144年】孝顺帝驾崩,皇后梁妠成为皇太后,临朝称制。
自此,梁氏专权,先后拥立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
梁太后更是三度临朝听政,“天下咸望遂平”,为儒生赞颂。
不过梁太后虽然贤能,但却不能约束外戚,其兄大将军梁冀更是跋扈无比,甚至连质帝都因童言无忌而被其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