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注经释文
大家难道不觉得,这几句话读起来拗口,前言不搭后语么?”
“放肆!”
他竟然答上来了。
这几句对大学的注解,正是西山书院平常教授的通行文本。
几乎所有人,都能只字不差地背诵。
即使不理解,也要先能背诵再说。
林舒如今对答如流,毫无差错,也不像是连四书原文都背不过之人呐。
大儒们必须用一生去钻研,并进行注解,才能让后世年轻学子学习。
所谓皓首穷经,便是如此。
但林舒早已经意识到,大乾所流传的四书五经,乃是残本,根本就不全。
所以导致注释,也牵强附会,文不对题。
既然现在邬思远已经把脸伸过来,他也不介意狠狠扇两巴掌。
邬思远哼了一声道:“你所答,跟本山长所教倒也不差。
但你为何诋毁本山长,驴唇不对马嘴?
这简直就是侮辱师长,大逆不道。”
“这注解本来就是错的。”
林舒大声道:“获得博学之道路,跟正大光明之品德,跟亲近爱抚民众,有什么关系?
他清了清嗓子道:“‘大学’二字,通行的注解就是‘博学’。
‘道’,则是取其字面意义,道路。
连起来意思就是,获得博学之道路,在于明白正大光明之品德。
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之最高境界。”
在场众人听了林舒的话,不由微微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