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六华现状
十五六岁的黄花闺女,只需要半袋粟米就能换走。
百姓们都已经困苦成这样,县里的官吏们还封锁着官道,不允许外出逃荒。”
林舒不解地问:“你说的这些苛捐杂税,都是朝廷下令征的?”
马强道:“小人虽然不懂官场,但料想也不会是朝廷征收。
是我北燕冶铁的重要所在之一。
但凡有铁矿之地,百姓能到矿上做工,多半都比较富裕。
你们为什么前来喊冤?”
“大人说的那是以前的事。”
马强道:“其实六华县的那些精良铁矿石,都已经采完了。
改天必须让她见见。
一众人浩浩荡荡回到卫所。
来到公房内,林舒让人给那两个青年倒上水。
两个青年喝了几口之后,紧张的心渐渐松弛下来。
林舒问道:“你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冤情,不妨说出来。
现在剩下那些劣等矿石,已经很难再炼出铁。
可官府不管那些,苛捐杂税依然多如牛毛。
以前百姓收入高时,还可以勉力支撑。
但如今百姓们已经民不聊生,连肚子都填不饱,还要面对牛毛般的征税,如何能活得下去?
有许多人已经沦落到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的地步。
本官定会为你们做主。”
“小人叫马强,他叫吴六,我们都是离此不远的六华县人士。”
其中一个口齿伶俐些的青年,张口回答。
陈青芸在旁边道:“六华县,本官听说过。
听说那里盛产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