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2
方献廷说:“此时朝廷不和,鳌拜与皇上之争,朝中之人有目共睹。而我们正是在二者之间的力量,谁若得到我们的支持,力量的天平就会倾向于那一方。皇上身边有能人,是不会在此情况下提出撤藩的!”
吴三桂赞叹道:“方兄的分析果然有道理。但是,我心
方献廷笑着说:“为何佩服?”
马宝说:“皇上年轻,竟然有如此度量!憋了这么长的时间,竟然没有一点反应。若是我,早已将心中的屎尿也憋出来了。”
众人便哄笑起来,都骂马宝粗鄙。
马宝笑道:“马某粗鄙,可是都是实在话。”
方献廷却说:“我的看法倒与马将军不同。”
果然不出索额图所料,康熙帝亲政在很大程度上促动了吴三桂。
吴三桂自然知道,康熙帝亲政之后,必然提出撤藩,当初吴三桂虽然焦虑,却并不惊慌。因为他知道康熙帝未亲政之前,此事必不会提出来。所以他在等待着康熙帝亲政。
如今,康熙帝亲政了,吴三桂便不安起来。虽然并没有听到关于撤藩的什么风声,但吴三桂知道这一难是在所难免的。吴三桂在忐忑不安中熬过了一段时日,便觉得这样熬下去不是办法,心理承受不了。他决定与其这样耗下去,倒不如主动出击。
吴三桂将心腹之人召集起来商量。
吴三桂问:“各位还记得昔年皇上在木柱之上刻字之事么?”
马宝问:“什么不同?”
方献廷说:“我认为皇上此时不会提出撤藩之事。”
吴三桂急忙说:“说说你的理由!”
方献廷说:“现在的环境不利于皇上提出撤藩之事。”
杨忍不住说:“这是为何?”
众人答道:“当然记得!”
吴三桂说:“当年众人所议,康熙帝刻字之行为说明其心中有撤藩之念头。时间又过了几年,皇上之所以未提出撤藩之事,想必是在等待亲政。如今,皇上亲政了。皇上会不会还提出撤藩之事?针对此事,我们该如何处置?请大家议议。”
马宝说:“我认为皇上必然会在近期内提出撤藩之事。”
方献廷问:“马将军为何有此认为?”
马宝说:“一个人将自己的念头在心里憋了这么多年,如今总算有机会了,怎能不提出来呢?我在心里就佩服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