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1
芦荟也是挺不忿的,一是认为潘太太倚老卖老,二是潘如月根本就是死性不改,还使那样上不了台面的手段,真是让人看不上同时又觉得恶心。
芦荟想了想道:“我听那潘姑娘跟前的丫头称呼潘姑娘为表姑娘,想来原是季家的下人。今儿发生的就是太太不使人去说,想来那丫头也会说给季夫人听的。”
苏颖听了点点头道:“那丫头倒是个机灵的。”
薄荷从旁边插嘴:“所以才不枉太太赏给她那个镶金翡翠镯子了,奴婢瞧着以那翡翠的水头,还有那金子的成色,少说也得值个几十两的。就是芦荟姐姐眼看就得了便宜,没捂热的就飞走啦。”
要知道苏颖的父亲苏政文虽说是正三品的都察院左都御史,但苏家是个大家族,族人繁庶,家风极好。又是传承数代的书香门第,可谓是清贵。
勇武侯府从发家到傅奕阳这一代也不过三代,就是个底蕴不足的暴发户,勇武侯府当初可是费了好大的功夫的才替傅奕阳定了这门亲事。
潘家最出息的也就是潘如月的父亲,但比起苏颖也不是没有优势的,潘如月的母亲是傅奕阳祖母的娘家侄女,或许就是因为这点,傅奕阳才会同意娶潘如月做继室。
更可能的解释就是这门亲事是傅母一力促成的,想来是看中了潘如月的品行,指不定那管家权都没落到潘如月手上。
更有可能。潘如月只喜欢那些风花雪月,根本也不在意管家权是否在她手上吧,或许她还嫌弃管家麻烦呢。
会是什么呢?
器/大/活/好?
苏颖暗自咂摸下嘴,这一年多来,傅奕阳这方面的功夫确实有了长足的长进。
但是,那也是她一手调/教出来的不是,但在潘如月所谓的前世里,苏氏这个原配去世了,也不会有她的存在,按照傅奕阳那样的德行,这方面的功夫应该还就是那样,所以说应该可以排除这方面的可能性。
难道他们俩还真的两情相悦了?
苏颖总觉得她真相了。
潘如月未免太天真烂漫了些,潘家就是这样培养嫡出女儿的?
苏颖又想到潘如月是在选的秀女,不由挑了挑眉。难道从一开始潘家就没打算让嫡出的女儿奔着正头妻子去的?
不小心想的有点多了。
苏颖眯了眯眼睛,侧过头对芦荟说:“今日的事儿要不要知会季夫人一声呢?”
苏颖想摸摸下巴,可她手里还抱着禄小娃,只有低头蹭了蹭禄小娃,继续之前的想法。
潘如月这种类型是这时代正妻最讨厌的类型,这就说明了她这种类型还是很得男人喜欢的,但前提是这种类型的女人是为妾的时候。
指不定人家就擦出什么火花来呢。
可苏颖下意识的否认了这种想法,看潘如月眼中稚气未消,仍旧沉浸在情/爱之中,一点都不像是经过历练的样子,说不定她重生时还很年轻,嫁给傅奕阳还没多久。
苏颖猜测的出这样的潘如月为何能成为傅奕阳的继室,在这时代有种不成文的约定,继室的出身不能比得过原配,潘如月的父亲是正四品的知府。但出身未免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