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5
末了还谦虚句:“断断是比不上姑爷的。”
杭州知府是从四品。胡知府的年纪也比傅奕阳大上十来岁,他那般年纪升任到杭州知府这个实缺。已经是难得了。由此可见,傅奕阳这般的真的放眼过去。实在是凤毛麟角,也难怪招人眼。
苏颖抿着嘴笑道:“圣上隆恩罢。”
再说知道潘如月又是客居季府的,和她们又没什么关系,给了表礼也就罢了。
后来潘如月魔怔了般,季夫人就更不敢叫她出来见客了,更何况潘夫人这个正经母亲还在呢。也轮不着季夫人带她出来。
等到潘如月和潘夫人接连没了,这事儿忒巧,不免有人在心里嘀咕一两句的。
可季府还真没什么好诟病的,毕竟潘家出事那会儿,季尚书这做兄长的没少在其中转圜。季夫人都能拉下脸来为了夫家的姑奶奶去求自个的娘家。
任谁知道了,不也得赞一句他们夫妻是实诚人――外嫁的姑奶奶夫家出事,娘家怕连累自己,断绝关系的凉薄之人可不是没有。
慧容年纪小一些,就更不用说了,虽说姑侄本就亲,可到底没时间相处过,说起来显得很亲近还真不好说呢。
可既是胡氏这么说了,苏颖也不好开口戳破吧,便笑语晏晏的说:“时间过得真快,好似一眨眼的都长成大姑娘了。上回桂嬷嬷还和我说呢,我这个做姑姑的在慧容这个年纪,女红上还真是赶不上慧容这个侄女呢,说的我可真是惭愧。”
胡氏心里得意,嘴上还谦虚了几句,完了又跟着苏颖暗暗说了句:“不怕跟妹妹说实话,我心里只担心冲撞着呢。”
胡氏这话儿说的隐蔽,可苏颖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她是个什么意思。
潘夫人虽嫁在杭州,人没了,可报丧的过来,到这会子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虽说季府这边儿不需要守孝,可姑奶奶没了,尚在热孝,该忌讳些还是忌讳些的。
可到底是人接连没了,可实在是晦气,慧容又恰恰是在要过来做客的时候。有点不舒服了,胡氏哪里还敢叫她来,就算哭闹也没用,直接武力镇压之。
慧容无非就是想到苏颖这边蹭蹭光,说白了倒是有些小女儿攀比的心态。苏言容是嫡长孙女。近来又要参加大选,大不大选倒也无他,只能说明这个女儿家里留的时间不长了,想着多宽宥一些罢。
慧容到底年纪小,瞧见了难免羡慕嫉妒。好在胡氏也不是一味的纵着她,私下里教导几句便罢了。
胡氏跟苏颖说这么一句,苏颖心里过了一回,因着提到了潘夫人。苏颖就多说了句,“我竟还不知胡大人是我们老爷的同年呢。”
胡氏最近可不就是因为这个娘家兄弟高升成知府,而走路都带风的。苏颖这么一说可真是挠到了她的痒处,碍于是在季府,季府的姑老爷是前任知府,不好张扬,可饶是如此,也还是露出笑影来。
这次季尚书过寿,没大办不说,连过寿该有的戏班子也是没请。
引她过来的季大少奶奶穿的也不是大红大紫的衣裳,可到底又是季尚书过寿,便是穿了件雨过天晴色石榴纹亮缎的对襟长褙子。
按理说,人不是在这边儿没的,又只是嫁出去的姑奶奶。可先前潘夫人可是在季家住着,那潘如月可是从去年冬天就过来了,现如今母女俩刚离了京城,接连没了。潘夫人还好说,可潘如月还是个小姑娘呢,才到及笄之年呢。
苏颖知道潘如月是自尽没的,可这等子事儿不好往外说,也只能说是生病没了的。好在潘如月病弱,知道的人不少,从潘如月到季府来住,前前后后病了好多回,也不是没出过门子见过客。
原本就算心里打鼓的,见着了潘如月之后就信了,无他潘如月就天生长了一副弱相,腿脚好似使不上力似的,眉毛一蹙就似要掉下泪来,这样的,各家夫人瞧见了就先生了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