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乱长安(八)
不过既然王允已经认定兖州对幽州有野心,那么自己索性装糊涂,相信王允的话才是正理。
想到这里。连忙作出沉思的样子,沉声道:“大人说得有理。”
王允闻言冷哼一声道:“这件事情丞相大人早就知道,可使丞相大人却一直隐忍不发。先生可知道为什么?”
徐济摇头,王允沉声道:“那还不是看在令主上徐驸马的面子上?不管怎么说。刘虞和驸马大人乃是这次拥帝运动的领袖,而且驸马大人更是举足轻重,所以丞相就算是要对刘虞如何,也要看看驸马大人的意思,没有令主上的支持,丞相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王允这个谎话编的太高明了!
可惜这里面却有一个漏洞,那就是当时董卓已经焚烧洛阳,向长安迁都了。王允对刘虞的这一番分析袁绍等人也想过,因为袁绍想请刘虞当皇帝也不是就那么一回,在洛阳大火后,袁绍按兵不动,就是为了想要探听刘虞的真实想法,当时董卓已经准备准备避祸长安了,这时候刘虞要想出来当皇帝简直是轻而易举地事情,可是刘虞没有那么做,所以说,王允这番话可说是对刘虞的诬蔑。
而且,董卓也不可能知道这消息,因为董卓没有知道这消息的渠道,若是董卓知道了,那也是王允透露给他的,可是王允却绝不会这么做,因为那会引起动卓的一连串反应,绝对不利于王允刺杀董卓的大事。
想到这里,徐济连忙沉声道:“此事事关重大,只是不知道丞相和大人是从何而知的?”
王允眼中精光一闪,心中大讶。没有想到眼前的乐进思维如此周密,在听到这等石破天惊的消息后,还会想起要询问这消息的来源,哪敢大意,略一沉吟,便道:“这事情丞相只不过是有耳闻,具体情况丞相也不知晓,但这事情是老夫告诉丞相的,而且极力为令主上辩解,好话说尽,才令丞相对令主上没有怨言,但是对令主上跟刘虞老儿交往过密很不满意。”
顿了一顿又道:“老夫这事情乃是听皇上身边的大剑师史阿说的。老夫和史阿的老师王越乃是知交好友,所以史阿自是对老夫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过老夫希望乐进先生不要向丞相去询问这件事情,免得又勾起丞相的怒火。”
这其中真真假假,若不是徐济知道历史上的王允是个什么样的人。又偷听了王允和鲍信的谈话,根本就是难以分辨。
按照一般的常理,王允这一番话将会全面的挑起“乐进”对刘虞的不满。
王允见徐济脸上阴晴不定,沉声道:“乐进先生。你怎么了?”
徐济连忙恨声道:“没想到刘虞竟是这样的人,枉费我家主公对他的信任。”
王允见“乐进”说出这番话来,心中大喜,知道这“乐进”已经被自己打动,连忙加了一把火道:“这刘虞老奸巨猾之极。他拿令主上当挡箭牌,令丞相对立主上不满,令主上背上此等无妄之灾,却被蒙在鼓里,更被刘虞利用。老夫真是为主上不平呢!”
徐济心中叫绝,没想到王允撒谎还真是有一手,居然把史阿都扯上了。徐济当然知道史阿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否则史阿不会不和自己说的。
这当然是因为王允认定史阿和自己绝对不可能认识,所以自己绝对不可能去找史阿对证这件事情。
王越又已经长眠于地下,自然不可能站起来和王允理论自己和这王允到底有没有渊源。只是王允却不晓得自己早已收服史阿甚至还借着史阿在这长安不下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至于董卓,按照王允的说法,自己更是不能去询问。
如此一来,这事情听来似乎是证据确凿,其实却是死无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