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
沐蓉又笑了两下,又在她身上打量一下,似乎心情有些不好了,无心再与她客套下去,只说了句:“咱们一同去给娘问安吧。”说完就转身朝正房那边走去。
夏妈妈的手十分利索,很快就替她梳好了头换好了衣服,仍是堕马髻,却稍稍变了样,不那么斜,放了几缕头发下来垂在脸侧,配上那支算贵重的白玉兰花簪、白底红花薄棉袄,的确是清丽脱俗,带着几分少女的娇俏,几分与生俱来的婉约柔顺。
夏妈妈看着满意地微微笑,绣儿也欣喜道:“其实小官人说的也不错,小娘子确实比三娘不知道好看多少。”老少两个仆人相视而笑,表示心中所见略同。外面依稀传来说话声,绣儿轻轻将窗子推开一丝缝探头悄悄往外瞧,不一会儿就缩回来小声道:“三娘出来了,打扮得细心呢,穿的是今年新做的那件桃红色的春衣。”
听说起那边的人,夏妈妈脸上稍有不豫,“还好碰巧给小官人知道了这事,要不然今天去方家咱们就落了风头了。”
沐景此时也站起身来,“妈妈,咱们去给娘请安吧。”
出去时,正与沐蓉碰上,两人房间都在西厢,相隔也不远,沐景出门时沐蓉才离房门不过五步,与她之间的距离也就十来步远。
能朝窗外低斥道:“多大的年纪了,一口胡话,让你爹听见了打死你!”
弟弟的话确实浑,却也好笑,沐景忍不住捂着嘴开始耸肩,绣儿也笑,只一小会儿就看见沐景披散的头发,立刻提醒道:“夏妈妈,小娘子的头发还没弄好呢!”
夏妈妈这才回身,立刻又替沐景梳起头来,一边朝绣儿吩咐道:“快将上次孟家姨妈送的白玉簪子拿出来,再挑对能配得上的耳环。李家是大户人家,得让他们看看我们小娘子也不是太寒酸;他家如今成了读书的,估计也看不上一字不识的乡野小妇,咱们得打扮得文雅些,不能俗气。”
沐景继续轻笑着不说话,任夏妈妈打扮。夏妈妈原本是不怎么会梳头的,可就因为侍候她,就因为她没有亲娘,所以硬是学会了梳头,竟也能梳好些个发髻,也能稍稍变些样式……虽然她的手艺比不上夫人也比不上夫人房中的婆婆丫头,这从她与沐蓉的打扮上就能看出来,可是,这又如何?她心里一直很暖,很暖,没有娘,却有重情重义的姨妈姨父,良善忠心的夏妈妈与绣儿。
――――――――――――――――――――――――――――――――――――
这边一开门,那边要出去的主仆二人就听到了,沐蓉回头看了她一眼,这才往这边走,到她面前露出笑来。
“大娘。”沐蓉身边的妍儿屈身问安。
“姐姐,这是孟家姨妈送你的玉簪子吧,真好看,姐姐平常不是不戴的么,今日怎么戴出来了?”沐蓉脸上笑靥如花,与她靠得也特别近。
而沐景则依旧是保持着刚好不得罪人的微微笑,据她所知,沐蓉虽常笑,对着别人却笑得没这么厉害,只有对着她这个姐姐时才笑得最为灿烂,不知是要掩盖什么呢,还是要拿着笑容来欺骗什么。对此,沐景十分佩服,她是比较直来直去的人,这种事想做都做不来。
“今天不是开年来第一次出门么,又是舅舅家的喜事,心里一高兴就把簪子戴出来了。”
新文让亲们久等了,先鞠个躬~~
有个大问题,就是文里的称呼,与以往的不太相同。到这里应该很多亲都遇到不太习惯甚至觉得雷人的地方了……这个,是因为我以前写架空,没讲究,怎么通俗怎么来,现在写古代,负责了一些。中国的很多东西,唐宋和明清都是不同的,比如称呼,最典型的是宋时“小姐”指妓女,“相公”一般称呼宰相或高官,所以,既然我选择了古代,就想遵从史实一些,尽量与那个时候的称呼相近。文中,大部分是查实了的当时称呼,有部分是连我自己也接受不了而没使用的,还有一些是实在找不到确切资料而大概猜测的,亲们看习惯了就好,最重要的是:它是曾经的历史。
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在评论区问我,如果有异议,也可以给我说声,毕竟我学识有限时间有限查阅的资料有限,肯定很多地方有不足,欢迎大家指出~
再有,新文的收藏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它代表着一个文今后的成绩,算是开文之初作者们最最关注的东西,它高,作者便会幻想日后各种名利各种红火,自己各种成功,写得十分带劲;它低,作者斗志十分便少了七分,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兴许会弃文什么的――所以,这东西,是我们的命根子,而它就捏在亲爱的各位妹纸手中,所以,大家懂的,收藏吧,收藏吧,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沐家有女初长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