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血格
1961年,北戴河会议期间,我和郑义修同志结婚了。第二天傍晚,我们去看毛泽东。他满面笑容,让我们坐他对面。毛主席望住我爱人问:“小郑,今年多大了?”
“二十二岁。
“比小封小三岁。爸爸妈妈干什么?
“退休了。我们兄弟姐妹都能照料他们。
“小封,找个老表好不好啊?”毛泽东问。
不容我张嘴,叶子龙和李银桥已经哄喊起来:“好啊,江西老表好啊。拉一个出色的来谈谈看吧。”
水静眼珠朝上转着略一思索,说:“你们一八七号楼的小郑好不好?叫郑义修,是省医院的护士。能上庐山服务的,都是选了又选,方方面面都优秀才行。”
李银桥跟着说:“能在主席身边服务,也是选了又选,方方面面都优秀才行。”
毛泽东像办完一件大事似的,朝沙发上一靠,把腿伸出去放松,便露出了补丁线袜。满意地说:“小封,就这样吧,接触接触看。”
“这不算大问题吧?”毛泽东望住我“女大三,抱金砖。何况人家长得年轻。
我虽然不语,却遗憾地低下头。
曾希圣夫妇又说:“还没讲完呢。她已经生过小孩,是离过婚的”
毛泽东又望住我问:“怎么样?小封。给你个拖个油瓶行不行啊?要说心里话。”
我真难为情,可还是摇了摇头。
于是,我和郑义修同志谈上了。庐山会议开得紧张激烈,我们俩悄悄密密谈得轻松愉快。下山时,彼此已经有些恋恋不舍。
以后,每逢我陪主席散步聊天,主席总要问问:“小郑给你来信了没有呀?
“来了。”我把信递给主席,请他看。回信也要请他看,请他修改。毛泽东每次都要认真帮我改错别字,一边改一边说:“要加强学习。写了错别字人家是要看不起的。改过的错字你要记住,下次不能再写错。”
终于。有那么一封信毛泽东看过以后,笑了。说:“小郑发信号了。你该朝前迈一步了,升升温。这种事还是男的主动些好,姑娘总是要比小伙子顾些面子么。”
于是,以后写信我便加上了“亲爱的”毛泽东再问我小郑来信没有时,我的脸红了,不自然地掏出信。毛泽东哈哈一笑,手在胸前划一个弧:“不看了,不看了,大局已定,我等着吃你们的喜糖了。
毛泽东笑了,安慰一句:“关系还没确定,还是自愿为原则。”他对曾希圣夫妇说:“我身边几个小伙子都不错的,总想选择个漂亮点的,方方面面满意些的姑娘。这样一来呢,就有点对不住你们那位演员了。
曾希圣夫妇刚走,毛泽东便捅了我一指头:“懂了吧?失败主义不行,速胜论也不行,看来还得搞点持久战。
然而,有毛泽东帮忙,我便不曾打持久战。
上庐山后,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夫妇来看望主席。谈天中。毛泽东对杨尚奎的爱人说:“水静啊,我身边几个小伙子你都见过了。你那边老表很多么,帮忙找一个吧?”
水静笑着说:“行啊。就怕你的小伙子看不上,一个个都长得那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