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 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总之寸那时的形势是对抗,而不是对话。,

到了70年代,形势变了。毛泽东曾经坚持在改善国家关系前,应该解决所有的原则问题。但是,一旦看到形势的变化,毛泽东便果断地开展了现在众所周知的乒乓外交。可以说,是毛泽东首先看到一个旧的时代过去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对抗变成了对话。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以非凡的胆略打开冰冻20多年的中美大门,走到一起来了。一个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和领袖,一个是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总统、资产阶级利益的总代表,对抗20多年,现在握手。开始对话。

对话,为今天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

随着历史发展。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对话,就愈加显示出其深远意义。应该说,我们的对外开放就始自这一刻!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

张木奇回答:“这是月亮吸引作用形成的。

“你那个吸引再加个力就好了,月球引力。我再问你。什么是暖流,什么是寒流?

“暖流不清楚。寒流么,是西伯利亚来的喽。”

毛罕东笑了,说:“你讲的那是寒潮,是说的冷空气南侵。我问的是洋流。懂吗?”

张木奇摇头:“不懂。”

毛泽东解释了洋流,解释了暖流寒流。他说:“世界大洋中有两条重要的暖流。一条是墨西哥湾暖流,再一条就是台湾暧流。”这时,他又久久地遥望大海。忽然拾起一只手指向遥远的远方,说:“台湾,我们还没有解放台湾”由于美国的插手,毛泽东留下了这个终生之憾!

1954年,中国和印度缔结了体现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条约,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项条约的真正设计者是毛泽东。其中而项原则甚至是逐字逐句重复了毛泽东在1949年新政治协商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作为人民政府外交关系基础的原则。

1955年,我跟随毛泽东去机场为苏加诺总统送行。回来时,在饭馆吃过羊肉泡馍,毛泽东叫车开到苏联展览馆。因为日本人在那里办了工业展览会。毛泽东认真参观了展览,日本人送给毛泽东一个半导体收音机。当时我国还不能生产这种半导体收音机。毛泽东在参观过程中和参观结束后,反复向举办展览的日本人呼吁友好往来。政府之间没有外交关系,他呼吁扩大民间交往。他热情赞扬了展览会办的好,希望加强贸易往来,双方都要做出努力扩大经济交往。我当时就感觉到,毛泽东强烈地希望打破封锁,在可能的情况下,扩大与外部世界的经济往来。与敌对政府来往不了。就寻找民间的渠道。

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参加美苏戴维营会议之后来到北京,晚上,中共领导人与苏共领导人在颐年堂发生了激烈争吵。当时的情景,可以用“吵得一塌糊涂”来形容。第二天,在天安门城楼上,赫鲁晓夫告诉毛泽东,停止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协议。随后不久,撤专家,毁合同,逼债便接踵而至。这一切使毛泽东以及当时所有党和国家领导人认识到“同志式的援助”也是靠不住的,每个国家必须主要通过本国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发展它的经济。

据说,1954年在讨论越南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与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相遇。周恩来伸出手来准备握手,杜勒斯却一摇脑袋走出房间。那是对抗的年代,美国与台湾蒋介石政府签订了共同安全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结成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中国的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让美国人丢了脸,杜勒斯在日内瓦的会场上发泄出战场上发不出的愤懑。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