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她的眼睛里浮动,她的面容严肃了:
"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连抗日权都被剥夺了?现在,我们共产党的道德观反倒比唐朝武则天时代严格得多了。武则天的生活作风问题不小吧?嫁了老子又嫁儿子。可是大唐的子民、大臣都挺欢迎她这个女皇帝。今天有些共产党的干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竟然不如上千年前封建社会的老百姓,真叫人啼笑皆非。"
小俞抱住林道静的脖颈,流了泪:
"林姐姐,你说得真对!有一个人追我,我不理他,他就给我造谣,说我生活作风不好。从此,有人就瞧不起我当个女人可真倒霉呀!林姐姐,咱们不说这个问题了,对汪金枝我有主心骨了。现在,我给你提另一个问题好吧。"擦去泪水,小俞天真地笑了。
"又是问题?"道静也笑了。
道静确是比当年沉静、老练了,对小俞提出的问题,歪着头沉思有顷,笑笑说:
"小俞,你这个小鬼头,又不是刚参加革命的小娃娃,你比我对当地形势、当地情况了解得多得多,却提出这么个实际问题来问我--是考我么?看我是不是比过去有了点进步?"
"林姐姐,林姐姐,不许你这么说!我可没有这个意思。我对这些问题确实不知道怎样去认识。就在干部当中,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破鞋就该一概换掉,以免脱离广大群众。有人认为,要区别对待,只要积极抗日,就是生活作风有点毛病,也该团结她们,教育帮助她们,不要甩掉她们。林姐姐,你的看法呢?"
"我先不说看法。我先问你这个汪金枝,她抗日是真的还是假的?她这个破鞋是真的还是假的?先弄清这两点,咱们再分析。"
"我看她抗日是真的:前些时秋水发生过一次战斗,她主动出头协助部队卫生队的同志给伤员喂水喂饭,端屎端尿,然后送走伤员。她一个人忙不过来,还动员了一些老太太来帮忙。可是,老太太们手脚慢,照顾不好伤员,她又主动到各家说了不少好话,动员了几个麻利的中年妇女来照顾伤员,这才解了围。可是人们还是看不起她。有的妇女还冷嘲热讽地给汪金枝吹风--什么屎壳郎戴花儿,臭美啦;什么尿泡尿照照是什么人啦;什么一见男人就浑身发软,动不了窝儿啊她听见只当没听见。可是,后来,她哭着对我说,她可从来没受过这般侮辱,不是为了救护伤员,为了抗日,她早甩袖子不干了,凭什么受这窝囊气。林姐姐,你说,这个女人可以当妇救会主任么?"
小俞提出柳明的问题。
"柳明长得可像你呢,林姐姐,你们一定认识。她被怀疑是托派你知道么?"
道静和柳明在"七·七"事变刚开始时,曾在北平医学院的操场上见过面。以后听说她到抗日根据地里来了。在道静的印象里,柳明是个文静的、不多言多语、有点书卷气的女孩子,读书踏实,到根据地后当医生也踏实。她和曹鸿远关系密切,好像是爱人关系。怎么?她会是托派--是打进革命阵营来的特务?道静摇头笑笑:
"小俞,她会是托派?谁说的?有根据么?"
道静点点头:
"看人,要从大的方面看。太阳上还有黑点呢,哪有那么一尘不染的人?我看,汪金枝这个人只要是真心抗日,就应当支持她干下去。对别的村子也是这个原则。不要怕吹风,怕挨骂。妇女受压迫太深了。"
"可是,区委书记王福来--那个农民出身的干部,一个劲儿要撤换她。他认为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不论男女,尤其是女人,就不会真心抗日,更不配当干部。"小俞焦急地插话。
道静忽闪着大眼睛,黑眼仁像两点乌墨,定在小俞的脸上,一种异样的情感在她的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