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冯大伯,别这样--你想女儿的心,我们知道。帮你找她回来,父女团圆,我们也高兴。"道静第一次受人磕头下拜,羞得满脸通红,忐忑得不知说什么好。
妞子站起身向道静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拉住道静的手臂说:
"大姐,我听说了,是你托人各处寻找俺,托人一直托到山里头。碰巧有位干部到俺养爹家里,一说找冯妞子,一说我亲爹逃命回来了,我养爹立马就把我送回家来了。"妞子说着,泪汪汪地指着另外一位山里人打扮的老头,"他没儿没女就我一个闺女"那个山里老头也立刻站起身,给道静深深鞠了一躬,却呐呐地说不出一句话。道静越发不好意思--做了这么点小事,却被群众奉若神明,她的脸更加绯红了。
"你们把我和林书记捆起来送到队部去吧!反正滚着爬着也得让我们进村呀!"警卫员急了,把马枪举了起来。
小姑娘和老太太都笑了。齐声说:
"这次让你们进村,下一次可别忘了开路条。"
道静拉着小姑娘的手问:
"你叫什么名字,怎么没有上学呢?"
敌人将要进攻安定县城,在一个黑夜里,县委机关主动退出了县城。
林道静起了个大早,带着从部队分配给她的警卫员,沿着交通沟走了二十里来到秋水村。
刚出了交通沟走到平坦的村边,忽然从一棵小树后闪出两个人来--一个老太太,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小姑娘举着一枝红缨枪,把枪一横,拦住了道静,用清脆的童声喊道:
"同志,拿出路条来!"
道静窘住了。她没想到秋水村的工作进展这么快,儿童团配合老太太们在村口站岗查路条。
"我叫关小曼,我妈就是关大妈。你见过她吧?大高个子喂,你去找她么?去吧,我们家这会儿可热闹呢。"小曼为什么没有上学,她没有回答。
道静赶到关大妈家。一进屋,一个矮小的老头坐在炕上立刻喊叫起来:
"哎呀,说曹操,曹操就到!我们还正念叨林书记怎么不上咱村来呢,可把老章荣想坏啦!他想找你,也不知往哪儿找。喂,章荣啊,妞子啊,还不快给恩人磕头,不是林书记给你们爷俩卖了大力,你们父女哪辈子能团圆呀?"小老头念念叨叨说个没完。这时昏暗的小屋里,一个老头拉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大闺女,扑通一声一同跪到林道静的膝盖旁。闺女没张嘴,老头儿却用苍老颤抖的声音呼喊起来:
"我冯章荣给恩人磕头啦!共产党过来了,雨过天晴,老天爷睁开眼啦!咱那苦命的闺女妞子回来三天啦谢谢恩人,谢谢林大姐,不,不是,给林书记烧香磕头啦!"
道静急忙拉起冯章荣--就是卢嘉川在秋水村边扶起的那个老乞丐,也拉起了被卖掉十年现已找回来的女儿妞子。
"小姑娘,我忘了开了,叫我进村吧。"
"这位是咱县的县委林副书记,还不叫我们进村工作么?"警卫员说。
"不行!我们认路条不认人。任谁没有路条都不许进村。"小姑娘伶牙俐齿,水灵灵的一双大眼睛挺精神,也挺厉害。
道静摊开两只手,无可奈何地笑了。
"我是来参加你们村的工作的。不叫我进村,我怎么工作呢?小姑娘,老大娘,让我们进去吧。"道静和颜悦色地说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