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道静没有出声。王永泰沉了一下,皱着眉头说:
"咱们人少,又没有准备--还有"他望了道静一眼,不说了。
"你们怕我累赘吗?还是怕我出危险--被鬼子当成花姑娘抓了去?"道静微微一笑,把腰上挂着的二八盒子一甩,"我同意鸿远同志的意见,'攻其不备',趁敌人猖狂无所顾忌的时候,咱们突然打它一家伙!"她把盒枪握在手里晃了晃,仍然微笑着,"我有了枪,又从来没有打过仗,正好趁这机会跟你们学习学习怎么消灭敌人呢。"
王永泰有些不好意思了,把腰间的驳壳枪举到手上,气呼呼地说:
"林同志都敢打仗,我怕什么!曹--书记,咱们说打就打,我王永泰决不含糊!"
道静、鸿远,和县大队长王永泰,带着十几个战士,走在交通沟内。一个战士化装成老百姓,走在沟帮上望。
正走着,忽见一群老弱妇孺背着包袱、赶着毛驴沿着一条道沟逃跑着。鸿远和王永泰急忙赶上这群逃难者,向其中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打听:
"大伯,你们是哪个村的,为什么跑?鬼子出击啦?"
"马官营的鬼子带着十多个白脖儿(伪军)到俺们村要粮、抓人平道沟--俺们是赵各庄的。"
"看见鬼子了么?有多少?"鸿远不慌不忙的神态,使逃难者的心安定下来。那个答话的老者继续说:
"不行。"鸿远摇头笑笑,"硬打,咱们人少,又多半是新战士,没有战斗经验,怕打不赢。这样行不行?"他放低声音,只有紧挨他身边的道静、永泰才能听清他的话。
"好,好!曹大哥,你就是行!"王永泰一高兴,又叫了当年的称呼--曹大哥。
林道静细白晶莹的脸上,闪烁着愉快、兴奋的光晕。她抿着嘴唇,仰起头,两只大眼睛向沟外的原野凝望了一下--大地是静谧的,天空是湛蓝的,朵朵白云就像仙女身上美丽的飘带。可是人间--祖国和人民却惨遭涂炭她回过头来,望着曹鸿远,声音饱含着激情:
"这是多么有意义的生活!我没有参加过战斗,我听从你的指挥。请你允许我紧跟在你的身边,好么?"
"不行!打起来,枪子儿没有眼睛--我们需要保护你你、你是女--女同志"曹鸿远着急了,说话结巴起来,这是从来没有的事。
"鬼子不多,一共三个。白脖儿也只有十多个。马官营新来的鬼子班长外号'大下巴',胆儿挺大,常跑出岗楼,跟附近村子要花姑娘吓得大姑娘、小媳妇,一听说'大下巴'出来了,都急得逃跑。这伙该千刀万剐的家伙,净糟害老百姓!"
"大伯,你看清了么?鬼子白脖儿就是这么多人?他们带着机枪没有?马官营据点里,不就驻着三个班么,新增加敌人没有?"鸿远拉着老者靠着沟帮说起来。他示意王永泰把战士们都带过来,林道静也过来了,大家围着逃难的群众说起话来。
"马官营岗楼没有听说增加人,还是那三十多个。出来的'大下巴'也没带机枪。同志,对你们实说,我是这个村的村干部--粮秣主任。我叫赵殿臣。"老者见鸿远这么关心他们,高兴地说,战士里面还有赵老头的一个外甥,老者知道这几个人都是县里的领导,索性都说出来,"是区长布置的,鬼子、白脖儿来了,俺干部们能应付的就应付,不能应付就跑,刚才俺还出面跟他们招呼一阵子呢。他们多少人、多少枪,看得清清楚楚的。眼下,设了岗楼,白天鬼子抓人平道沟,夜里,咱民兵、区小队又给它挖成大沟。现在,他们就又抓人平。不少年轻人都参加八路了,哪有那么多劳力给他们平沟呀!这不,刚才他们又抓了二三十人,逼着给他们平沟呢。唉!这伙人真不是玩意儿,咱队伍怎不狠狠打他们一家伙呀?!"赵殿臣说着,深深叹了一口气。
曹鸿远把王永泰和道静拉到道沟里的一个转盘(注:转盘--交通沟里每隔几十米挖一个约十米直径的圆形沟,当中有一个隆起的小丘,两辆大车对开,可在转盘处错车通过。)处,低声说:
"群众对咱们有意见了。这个'大下巴'很坏,胆子又大,竟敢常跑到村里来要花姑娘。今天我们赶到这里,就狠狠打击敌人一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