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英华之歌 > 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说,老头子,你着的哪门子急呀?我是试试你,看你这老狐狸是不是把我当成自己人,是不是把心里的真话掏给我"说着,手往刘继功的肩膀上一拍,笑了笑。

刘继功也笑了一下,皱着横宽的、刷子似的眉毛,一本正经地说:

"瞎扯!你又是大婆,又是小婆,还有数不清的相好的,来哪门子闷得慌呀?"

刘继功靠在被垛上,叹口气说:

"你不明白,这闷打何处来。自打八路军过来了,穷小子们一个个全气势起来,横眉竖眼的,连那些臭长工们都是只知道拿钱、吃饭,不肯卖力干活;简直不把东家放在眼里了咱心里干憋气,可不敢说话--小子们一上来就把咱的村长罢了。你说说,这是什么世道?咱这些人还过得了吗?这还不算"刘继功说到这里,向身边坐着的汪金枝努努嘴,汪金枝会意地站起身来走到外屋门口,轻轻推开门,向外一看,一听--看狗子的影儿在婆婆西屋的窗纸上晃动着,别的什么动静也没有。她掩好屋门走进里屋,向刘继功悄声说道:

"你说吧!什么动静也没有。"

刘继功眨动着肿眼泡子,摸着小胡子--其实那地方已经刮得秃秃的,只剩下青光光的胡茬子。

秋水是个傍水多树的村庄。一条秋水河曲曲弯弯从村北淙淙流过,给这个村子增添了不少风光。河两岸,每到夏天到处长着密密匝匝的芦苇,村北尤其茂盛,仿佛矗立着宽阔秀美的绿色屏风。加上一排排杨树、柳树环绕村庄,远远一看,村庄好像没有人家,只有一片绿色的雾霭弥漫在天际。一到冬天,苇子打掉了,树木零落了,村子就露出了它本来面目:原来秋水到处都是低矮的泥坯屋、破烂房。就在这些破烂的泥坯屋当中矗立起一幢幢青堂瓦舍的高房来。村北一幢宅院更高出别的房院--灰色的院墙上,城堡似的砌着一个个整齐的垛口。一座高大的门楼,上面用青砖和细石砌成各种花鸟、龙凤、狮、虎等。小狮子瞪着眼,张着嘴,虎视眈眈地傲视着过往行人。和周围的小泥坯屋一比,这座宅院显得十分堂皇、阔气。这就是在四周村庄都有名的"花门楼"。这里住着大地主刘继功一家,五六口人,却占据了四五十间房屋。

天气阴沉沉的,像要下雨的样子。刘继功坐在紫檀木的太师椅上,就着大理石镶面的桌子独斟独酌地喝着白酒,吃着小菜。天渐渐黑下来了,他放下酒杯筷子,用手抹着嘴脸,对他又黑又胖的老婆说:

"唉,我得出去活动活动,可不能总坐在家里等着天上往下掉馅过了。"说着,拿起一根又像文明棍,又像拐杖的桃木棍子,他腿不拐却装着瘸,慢悠悠地走出了花门楼,直奔后街小巷里的汪金枝家。

刘继功穿着一身纺绸衫裤,手摇一把大蒲扇,溜进了汪金枝的小木门。

进屋后,一看汪金枝的孩子小狗子正趴在窗台上玩,就向汪金枝努努嘴。汪金枝拿起两个糖球,轻轻喊道:

"你们妇救会开会传达了吗?听说那位大领袖毛泽东又下了旨意:敌后根据地要认真地、赶紧地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呢。金枝,这是闹着玩的呀!穷小子们本来就抗租不交,抗债不还;要是八路一真实行减租减息,外带上把差钱全加在地亩多的主儿身上,那咱们这号人家还过得了吗?还叫他妈的合理负担呢,合理什么呀?亘古以来,都是按地亩掏钱粮,有一亩算一亩。这会子,他妈的合理负担一来,穷小子们可交了好运啦!减了租,减了息,还不用他妈掏负担,这可真美死他们"刘继功越说越有气,一股怒气从丹田直贯头顶,口吐白沫,眼露凶光,好像汪金枝就是让他实行合理负担的仇人,一双大鼓眼泡子死死盯住她。

他生气,汪金枝可不生气。她微微笑着,把脖子一扭,说:

"老头子,天塌了压众人,也不是你一个财主负担重了呀。为了打日本,'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嘛。这兵荒马乱年头,连命都不知道怎么着,你还心疼那几个钱儿干嘛?"

"罢!罢!你这个小娘儿们,怎么也说起八路话来啦?"刘继功把肿眼泡子一聋拉,青光光的鼓嘴巴子一噘,"你别当了将军就传令,觉得当了个妇救会主任,有什么了不起!尿泡尿自己照照,谁把你这个主任放在眼里?"

汪金枝见刘继功要恼她,立刻改了嘴:

"狗子,给糖球。上奶奶屋里玩去。"

狗子用小眼向刘继功一瞟,没接糖球,跳下炕,咯登咯登地跑走了。

刘继功见小狗子走了,走累了似的往炕上一倒,说,

"金枝啊,我闷得慌!来陪陪我。"

汪金枝斜睨了刘继功一眼: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