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英华之歌 >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她走到中午,已经来到上次道静住的村子,她打听几家人家,谁家也说不清林书记的下落。有的说她搬走了,有的说不知去向了。至于死了没有,更是个谁也说不清的谜。小冯无奈,又转了几个村子去打听。林道静不是这个县的干部,没有人认识她,小冯更无从打问。正在她十分为难、十分焦急的时候,意外地遇见了一个地委机关的干事,他告诉她,江华就住在离这儿不远的龙虎庄,他准知道林道静的下落,可以去问问。一听说江华住在这附近,小冯又是一阵伤心。他--要不是他,俺姐哪会闹到这么惨的地步啊她很不愿意去见他;但为了弄清道静的下落,她咬咬牙,还是去了。她满面灰尘,背着猎枪,甩开矫健的大步,径直走进了江华居住的大门口。门口有便衣警卫,他们都认识小冯,问也不用问就让她进到上房去。

这是一明两暗的三间大北屋,她轻轻掀开外屋门帘,刚要探清江华住在哪个屋,忽然,一声大大出乎她意料之外的声音,传了出来:

"小林,你还恼恨我么?--不管怎么样,咱俩毕竟是多年夫妻"

小冯的心一下子蹦到嗓子眼儿。啊,这是江华的声音!啊,"小林",她的姐还活着,她就在这间屋子里!

小冯恨不得一步蹿到屋里去,看看她姐姐活着的模样。可是,警卫员的工作养成了一种习惯:当首长和人谈话的时候,不经呼唤,不能随便闯进门去。况且,她还想听听他们谈些什么话--这些话一定很重要很重要的于是,小冯悄悄地站在西屋门帘的外面,贴着板墙,侧着耳朵听屋里说些什么。

"你们准备好啦!我推门啦"

随着他的喊声,随着两扇大门的吱呀大开声,轰隆隆从门外、门里同时爆发了惊天动地的巨响--老章荣亲自和民兵们一起埋下的连环雷爆炸了。

硝烟火光中,倒在大门外的日伪军死伤狼藉,敌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藉,敌人乱成了一团

"小林,有些做法我是做得过火了--你生了孩子我没有去看你我心里也并不好受。"

许久,道静没有出声。小冯从帘缝里,看见她端坐在炕上,怀里抱着一个用花布小棉被包裹起来、像个长枕头似的东西,只是上面多了一个小脑袋,脑袋上还戴着一顶粉红色的毛线帽。小冯喜欢得心里"哎呀"一声:多俊气的孩子呀,是林姐姐生下的孩子呀!可是,姐,脸那么黄,那么瘦她一定吃了好多的苦--小冯偷眼望着道静,眼里落泪纷纷。

"小林,有什么意见说说吧!我有不对的地方,你尽管批评嘛"江华声音和蔼亲切了。

停了一会儿,林道静的声音又缓慢、又微弱:

"江书记,承蒙你捕了我,又承蒙你在那个夜晚,正当我和柳明也将要被枪毙的时候,是你的恩典留了我们一命;只叫我们看了一场凄惨绝伦的悲剧:两个青年人,有一个是和你一起南下示威的北大同学罗大方,也是和你共过患难的好朋友,是你熟悉、了解的好同志,你们却也把他枪毙了。他临死前,没有恐惧,没有眼泪,只伸出手臂豪迈地高呼一声:'中国共产党万岁!'就倒下了。"说到这儿,道静的声音哽咽了,低下头,紧紧抱住孩子,压抑了半天,突然喊了一声:"这是共产党办的事儿么?你们也太残酷了呀!"

老章荣倒在大门里,血肉模糊。在血光中,他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冯云霞回想两天前父亲英勇牺牲的一幕,她既难过,又高兴--因为她亲眼看见死伤了那么多可恨的敌人。她一个人用一杆汉阳造大枪,躲在高墙的垛口后面,一枪就打死了那个狂妄的日军小队长中岛。一枪一个,还打死了几个惊慌逃窜的日本兵。

因为她有一个秘密的心愿:林道静姐不能参加抗日工作了,她要替她打日本,她要替她多杀鬼子。所以一回到秋水村,她就参加到民兵队伍里,她的枪法百发百中,黑锅佩服她,叫她当上了民兵副队长。

听到林道静的死讯,她真比死了父亲还难过。她从小没和父亲在一起,一老一少又没有多少话可说。可是,她和林姐姐的关系可不一般:姐教她识字,教她念书,帮她提高了文化。更跟姐学会了好多做人的道理和革命的道理。林姐姐关心她,把她从傻乎乎的山里姑娘,培养成了一个有点文化知识,懂了不少革命道理的人--林姐姐一有空就教她,督促她。还给她找了一叠废纸订了个练习本,检查她每天练了多少字,学会了多少字。根据地缺少钢笔,道静把钢笔给小冯写字,自己就用一个蘸水钢笔尖,插在一根半尺长的细秫秸杆上,成了一支朴素别致的蘸水钢笔。道静就用这支笔坐在炕上写材料。只有当出门开会的时候,她才和小冯把笔调换过来。因此,小冯深爱道静的热情、善良、温和。道静对人像是一盆火,连那个对她冷淡的江华,除了工作上的争论,她还是那么关心他:一见面就给他洗衣服,给他缝缝补补,还给他打毛衣织袜子。

小冯大步走着,心思缭乱地想着,眼泪还不住地往下滚落--因为她以为道静真的死了。人一死,她的好处就更加值得眷恋,值得追忆。小冯是个文化不高的姑娘,可也不例外。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