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开头是押在县里的大狱里,后来听说挪了地方。我说想见见柳明,林保罗说不能见。我那位亲戚,各处打听,也不知小柳押在哪儿。人倒是没有死,为和您见面,林保罗拿她当抵押品。"老绅士的小胡子有些发抖,眼里含着泪,看来,他对柳明真有感情。
道静心里很乱,对这种复杂情况,她没有思想准备,不知道是见林道风好还是不见好。这时,她想到了卢嘉川。如果他在,他会给她出主意,会真心地帮助她
突然听到林道风当了日寇翻译官的消息,愤怒、悲痛一齐砸上道静的心头。她晃晃悠悠,无力地靠在被垛上,定定地望着刘老先生的脸,半晌才说出话来:
"刘先生,您了解的情况可靠么?您亲眼见到那个翻译官了吗?"
"林县长,您是女中豪杰,我十分敬重,哪里能够对您不负责任地乱说。我有个亲戚在这个县里新民会当会长,鬼子、治安军里都有他的熟人。我一得到鸿远的信,就赶回县里来,找到在新民会做事的这位亲戚。后来经过他的介绍,我和林保罗见了面。令弟长得跟您挺像,可惜当了翻译官。他对我很客气,说他非常想念姐姐,托我想办法找到您,要跟您见个面。他在保定警备司令部里给司令当翻译官,特地请了假要和您团聚"
"什么团聚!"道静冲口而出,"他甘心事敌,我和他已经是仇人,没有见面的必要!"
"那,不是为了救小柳么?"刘志远说,"只要和您... -->>
"罗大方被枪决时,听说还叫你和柳明去陪绑,真惨!够你们受的!你知道咱们军区原来的供给部长熊达正吧,燕京大学的学生。利用他的社会关系,为我们部队从敌区买来了多少物资,做了多少有价值的工作。可是,不知怎么回事,突然'托派'、'反革命'等等几顶帽子往头上一扣,就被枪决了。我曾经和他同住一间囚房。他为人诚恳、爽直,学识渊博,英文也好。我俩很谈得来,成了好朋友。囚在一起,他还教我英文。一天晚上,他突然被捆绑起来,我猜想事情不好,和他紧紧握手。他却态度从容,挥手告别。听说临死前,他还高呼'共产党万岁'。我自己受刑时都没有掉过一滴泪;他死了,我却忍不住哭了许久。至今想起他都难过这次回来,听说罗大方也被枪决了,我也很难过。像他和熊达正这样的干部,都无辜受害,太可惜了!给党造成多么大的损失啊!"鸿远说到这里,忽地站起来,"小林,我和别人从来不说这些话,可是,见了你就忍不住说了。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去处理,我这就走了,你要多多保重。"
曹鸿远走了,林道静一个人坐在炕上,惘然若失。
过了六七天,一个穿着灰布长衫、头戴礼帽、留着两撇小胡子的绅士找到了林道静。在汪金枝的小屋里,来人一进屋就自我介绍说:
"我是刘志远。林县长,我早就想回家乡拜见父母宫,可是事情忙、顾不过来。这次听说我那女儿柳明被捕了,我连夜赶回来"
"刘先生,柳明的情况怎么样了?"道静顾不得礼貌,打断了刘志远的话,急忙打听柳明。她扶着拐杖想下地,小冯急忙阻止她,把她扶回炕上坐下。刘志远坐在椅子上,左顾右盼看着汪金枝的小屋,又摘下瘦黑脸上的金丝眼镜擦了擦,好像在故意磨蹭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要和您见了面,他们就答应放柳明。"
道静不出声了。
情况如此复杂,见不见那个敌人的翻译官呢?见--也许对救出柳明真有用处?但是敌人诡计多端道静在思考。
"刘先生,您见到柳明了吗?她被押在哪儿?"
"刘先生,柳明的情况--她还活着么?"道静双眼停在刘志远的脸上,呆呆地问。
"活着--活着"刘志远漫不经意地回答,更加引起道静的惶惑不安。
"您给我说说她被捕后的情况,我真着急!"此时的道静完全失去女县长的尊严和冷静,像个普通人家的大姐,焦灼地关注着遭遇不幸的妹妹;更像一位慈母,日夜萦怀她不幸的小女儿。小冯对柳明也深有好感,她站在一边,专注地听着来人的谈话。
刘志远终于慢条斯理地说出柳明的被捕是因为道静的弟弟当了日本翻译官的林保罗--原名林道风,要找姐姐才去包围了尤庄。结果没找到姐姐,就把冒名顶替的柳明捉走了。现在那位翻译官说,只要林县长肯去见见他,姐弟俩见见面,就可以把柳明放出来。而且说见面的地方,不用在县城里,就在离县城三里的卜庄。
"可是,您是位抗日县长,腿上伤还没好,能去见您的弟弟么?"刘老先生用怀疑的目光盯着道静,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