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神
在专祀关帝夫人胡氏的“娘娘殿”前,有古桑一株,乍看平平常常,细观其底部却有五根粗若碗口的根茎,各延伸一米余方扎入泥土,犹如巨龙之五个利爪;树身之上,有五根粗细相等的枝干与“五爪”对应,仿佛是人工刻意雕成。因关帝庙中供奉着关家五代人,当地百姓遂神化为“五世同堂桑”更为玄妙的是,这古桑每岁从暮春到深秋,一直开花结果不止,这与他处桑树每年只一度花果的生长规律迥乎其异。外地的拜谒者及当地百姓,无人敢摘树上桑葚,将落地之果视作神果,不孕妇女则常拣而食之,以求子嗣不断,承延香火
孙权安葬关羽的陵墓,坐落在湖北当阳城郊。关陵内外,松涛呼啸,绿树葱茏,鼓楼寝殿庄严,石坊碑亭肃穆。走进这被百姓称为“神地”的关陵,人们会看到自然界无所不在的奇特灵魂。一是陵内的古树无头,传说是因关公遗骸无首的缘故;二是陵墓四周的树木皆弯曲生长,均向关陵作“躬形大礼”状,百姓称为“百龙捧圣”;三是每当晨昏,众鸟来仪,绕枝鸣唱,人们谓之“百鸟朝圣”
大自然是上苍的艺术。人类图腾意识的形成和造神的肇始,盖源于人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运城常平关帝家庙之龙柏、虎柏、古桑,湖北当阳关陵之“捧圣树”及“朝圣鸟”皆是大自然的生命奇观。但这些奇观,却无一不充当着人们在神化关公时激活和扩张想像力的向导。
中国曾是一个多神的国度,百姓信仰的神林林总总,数不胜数。神界系列充盈于三维空间:天宫、地狱和人间。
施恩图报是小人之情,有恩必报为君子之愫。演义中,罗氏虽将曹操写成大奸巨恶,但因曹对关有过知遇之恩,为丰满关羽“仁义”的形象,便极力渲染了关羽不顾曾在诸葛亮面前立下生死状,却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情景。并赋诗赞日:“拼将一死酬知已,致令千秋仰义名。”
演义中,黄忠是关羽遇到的惟一劲敌,长沙城外的首次交战,两人大战一百余合,胜负未分;次日再战,又杀了五六十合,仍雌雄难决。当关羽欲施拖刀计时,黄忠竟马失前蹄。面对这天赐良机,关羽如果斩了黄忠,无疑会成。为天下第一英雄。然关羽不乘人之危,让黄忠回城换马,再做力的公平竞争。正是因了关羽的义薄云天,才使得本也具有仁义品格的黄汉升也投桃报李。再做交战时,这神箭将军只射关羽头盔而不伤其额。正是英雄惜英雄,才为后来黄忠归顺刘备创造了前提
关羽的仁义,既感染了他的敌手,也濡染了他身边的部卒,甚至还熏染了他的战马。关羽于临沮罹难后,坚守麦城的王甫与周仓,一当即坠城而亡,一旋即自刎以终。那匹被孙权掳去的赤兔马,亦为悲悼主人,数日不食草料而死
一部“据正史,采小说,证文采,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概括万事(明百川书志)”的三国演义,是封建历史的百科全书。书中虽多有对妇女的轻视,也不乏对帝王将相之权力的津津乐道;因了历史的局限,书中也自然缺乏民主倾向。但它仍是迄今为止一部对中国百姓影响最大的历史小说,也是自明以还的封建统治者研究谋略与权术的必读书。
毛宗冈批注演义时,说书中有“三绝”:“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义绝”关羽。正是因了关羽的“至仁至义”他便成了千百年来朝野上下尤其是平民百姓最为敬仰的人物。
为将关羽的英武描绘得颊上三毛,在三英大战吕布时,罗氏将张飞、刘备作为关羽的陪衬;斩华雄,劈颜良时,罗氏先让华、颜连斩各路诸侯几员名将、猛将后,才让关羽披挂上阵罗氏为丰满关羽的形象,不顾史实,不惜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华雄本为孙策所诛,文丑原乃曹操所杀,蔡阳实是刘备所斩,水淹七军,史载是天泼豪雨所致而罗氏却将这些都一古脑儿地记到了关羽的“英武簿”上。
小说本是伟大的谎话,但这“谎话”有时比真实更见真实。人的个性里蕴含着思想,有性格魅力的人犹如天上的行星,其行为总是按其个性的轨迹运行。鞭打督邮,本乃刘备所为,罗氏将这顶高帽戴在毛张飞头上,不仅在尺寸上严丝合缝,且更能弥散出张飞个性的气味。以关羽那寒光凛凛的青龙偃月刀及他那万死不惧的个性,将三国中某些骄人的战绩嫁接关爷身上,亦完全符合关羽的性格特征。
罗氏写关羽的英武,其手法近似国画中的泼墨大写意,在粗犷恢宏的画面里,更能显示出关羽英武的神韵。一个文章高手,必须能同操几副笔墨。作为孔老夫子忠实信徒的罗贯中,在写关羽的“仁义”时,却有着工笔画般的精勾细描。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的开篇,但刘关张三人及与他人之间的仁与义,却贯穿至这三位异姓兄弟相继去世之时。
关羽降曹后,与曹操同还许都途中,曹欲乱关羽君臣之礼,让关与其两位嫂子共住一室,而关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至许都,曹操拨一座府第与关羽居住。关却将一宅分为两院,内院住刘备两夫人,门内派老兵十名把守,他自居外宅读过演义的人,大凡都能记得这样两个细节:
罗贯中对关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居功至伟。演义行世后,汉剧、川剧、蒲剧、豫剧、湘剧、徽剧、滇剧、昆剧、秦腔等中国主要地方剧种,以及后来的京剧,都以演义为蓝本,创作上演了大量的关公戏。于是乎,在中国辞海里又多了“关戏”这样一个名词。而以一人之名成为中国戏曲一条目者,仅关羽一人而已。于是乎,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关公的脸愈来愈红,曹操的脸愈来愈白。
在艺术魔杖的不断变换和挥舞中,一个“忠义仁勇”的关公形象,遂也成为不朽。
四
运城常平村的关帝家庙,是在关羽祖宅原址上建立起来的。历经千余载的历史风雨,这里的一殿一宇,一亭一塔,一坊一碑,一砖一石,无不长满历史的苍苔。
庙内有十大名柏,株株都有着神奇乖谲的传说。关帝殿前左右的两棵巨柏,其状之奇特更匪夷所思。左侧的古柏不仅形如昂首奋身的苍龙,且顶端有两无叶的曲枝,酷似一双倔强的龙角,峥嵘地伸向长空;右侧的巨柏,树围达四米,根部兀然突出的大根球,酷肖威武雄猛的卧虎,昂首向天而啸。由是,人们将这两棵古树,分别称为龙柏、虎柏,并衍生出是玉皇大帝派它们来守护关公的。
一日,操见关公所穿绿锦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关公受之,穿于衣底,上仍用旧袍罩之。操笑曰:“云长何如此之俭乎?”公曰:“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操叹曰:“真义士也!”然口虽称羡,.心实不悦。
忽一日,操请关公宴。临散,送公出府,见公马瘦,操曰:“公马因何而瘦?”关公曰:“贱躯颇重,马不能载,因此常瘦。”操令左右备一马来,须臾牵至。那马身如火炭,状甚雄伟。操指曰:“公识此马否?”公曰:“莫非吕布所骑赤兔马乎?”操曰:“然也。”遂并鞍辔送与关公。关公再拜称谢。操不悦曰:“吾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尝下拜;今吾赠马,乃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关公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操愕然而悔。
小说的要旨是将思想隐匿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中,因此它比哲学和科学更能给人们以明确性和说服力。罗贯中用“赠袍”和“赐马”两个细节,便把关羽的“忠义”展示得酣畅淋漓。
宽容和忍让是人格成熟的另一重要标志。宽宏大量是一种美德。
关羽脱离曹营后,护送两位嫂嫂履险如夷赶到古城,竟遭到张飞百般误解。关羽极力辩白,甘夫人也出面为之作证,但毛张飞手中的丈八蛇矛仍舞来挥去“义愤”难消。直至关羽斩了曹操的大将蔡阳,张飞才疑虑冰释。古人说宰相肚里可撑船,又云大将头上能跑马。至刚至烈的关羽,此时却委曲求全。罗贯中未着一个“义”字,却使“仁,义”的关羽尽得风流。灵感,从来不拜访懒惰的文人。写到此,罗氏并没有收笔,继续将关羽之“义”向更高境界提升。当张飞命部属杀猪宰羊摆宴时,关羽却说:“兄长未到,甚酒食能充肺腑也。”次日,他不惮千里走单骑的劳顿,又径奔汝南,北走冀州,直至寻到兄长刘备,兄弟三人方“欢喜无限,连饮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