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两人一问一答。声音似乎都不太大,但每一个军士却听得清清楚楚。
呼延高亭、铁弗刺等不由暗自纳闷,他们猜不透赫连勃勃到底有什么心计,不是已商量好将定宁还给羌人么?为何赫连勃勃此时又百般诘难姚戈件呢。
姚弋仲道:“我已在武始誓师成立羌人之国,先零乃羌人之一,我收复族人之地有何不可,再者,我已有了建都定宁之意,今日无论你答不答应,我都誓将此城攻克!”
姚弋仲此话语意中含着无穷的霸意。的确,姚弋仲不是久居人下之徒,他之所以甘为迷小剑所用,只能说明迷小剑乃更大英雄,他尊敬迷小剑,但时机一至时,他必将取而代之。
城头上赫连勃勃心中同样翻腾不已,姚弋仲好快的步子,几日前从天水反叛而出,前日方到武始,今日便已立了国号。
姚弋仲和赫连勃勃并不相识,但他们一眼就将对方从人群之中分辨了出来,都知道对方必是雄霸一方的豪酋。
姚弋仲看着赫连勃勃,心中暗自奇怪,传言吐谷浑已五十多岁,并且有阴人之象,怎的看上去如此年轻,魁梧。难道他的功力已臻长生不老之境么?这样看来,吐谷浑一身功力必深不可测!
姚弋仲心中有一份惧意,但如今势成骑虎,加之姚弋仲性格本就是一条路走到底,无论是成是败,是对是错,就算是死,他也同样会坚持自己的路走下去。
赫连勃勃看着赤亭羌人那瘦得嶙峋的样子,心中不由暗自感谓,如此军队却能苦守孤城,迷小剑确实不愧天下两大英雄之称号,姚弋仲能率领这部分人远征千里也不愧一方酋豪。
大兴元年,姚弋仲率部曲三万八千,沿途收编先零种人一万四千,由天水逆渭水而行至武始,誓师立羌人之国,国号曰秦,继而进逼定宁关。
一行五万余人浩浩荡荡开赴定宁关下,一瞬间,定宁关外遍插杏黄色羌旗,遍山漫野。
姚弋仲一马当先,身后跟随大将尹详、赵曜、王钦。
姚弋仲二子姚襄、姚蓑亦随军中,姚襄年十七,姚蓑年十五,皆勇武有力。旌旗飘扬,姚弋仲俨然一方雄主。
定宁关外的鲜卑士兵早已奉赫连勃勃之命退回走宁关中,定宁关外并无守军以作犄角,姚弋仲看了暗自心喜。
赫连勃勃遥指着姚弋仲道:“城前来人可是西羌校尉,雍州刺史姚弋仲!”话音虽然不大,但无论城内城外俱都听得清清楚楚。
姚弋仲仰首道:“正是姚某,你可是吐谷浑?”
赫连勃勃道:“我乃赫连勃勃,吐谷浑嗜杀无道,已为我等杀之,现在定宁已归我等所有,刺史来此所为者何?”
姚弋仲道:“定宁乃我羌人之地,吐谷浑无由占之,今日我等特来讨回。”
赫连勃勃道:“天下有谁不知姚刺史驻兵天水,为迷小剑羌人党肱臂,何来讨回定宁一说?”
此时,天色已大亮,朝阳初生,霞光万里,姚弋仲单人独骑,在定宁关前驰骋往来,大声呼喊吐谷浑之名。
正当姚弋仲焦躁不安之时,城头一阵鼓响,旌旗旗节转处,拥簇出一位身披黄甲的将军来。
羌人党和吐谷浑部曾经为边界子民之事起过争斗,因此双方将领都相有耳闻,有的甚至相识。
两边大将都是威霸一方的高手,眼力俱都奇佳,一眼便看清了对方的旗号。
姚弋仲一眼便瞟见了旌旗上所书之大夏赫连字号,不由心中暗自纳闷。心道:“莫非吐谷浑已改姓换名,并改了国号!从关中逃出的先零种人口中得之,当口吐谷浑为求王绝之一谈,便将万余名先零种人放生,莫非吐谷浑已收服王绝之,在王绝之的建议下改了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