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寡妇的儿子 > 59城建委

59城建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哦,是吗?好呀,当然没问题,你也对瓷器感兴趣?”老人很有兴趣。

“老人家,你在那边做什么生意呀?”

“主要从事珠宝经营。”老人答道。

“对珠宝我不太懂,都包括哪些呀?”小海问。

“主要包括:金银、首饰、珠宝、玉器、古董、字画。”

听到古董字画,小海想起书院街挖出的那两个瓶子和钱大同那里的那两箱东西。就问:

“唉,话可以这么,可我的良心过不去,我已电传香港公司,让他们电汇两百万美金,给她们母子每人一百万美金作为生活费、安家费,让她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也算是我良心上的一点安慰,也是对她们的一点点补偿。”

小海一听,觉得老人的口气有点太大,那时的人民币和美元的兑换价格大概是1:5,也就是丁先生一次拿出一千多万人民币,那时的一千万可是个天文数字。于是就:

“老人家,你有能力照顾我岳母我没意见,小月姐你就不用操心了,有我呢,我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小海看了看小月姐,小月姐点了点头,表示支持。

“小海呀,你能这样想我很高兴。你是她丈夫,可我更是她父亲呀,照顾她是你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呀。三十多年的亏欠,这点钱算什么?是远远补偿不了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人家,你对瓷器了解吗?”小海试探性的问。

“哈哈。”老人家笑了两声:“了解、了解,还不是一般的了解。当年在大陆时,我就喜欢收藏古董字画,对瓷器更是情有独钟。”接着老人就滔滔不绝地开始起中国瓷器来。

老人,中古瓷器起源于那朝我不清,但我知道到了汉朝,中国瓷器技术已日渐成熟。到了唐朝,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彩陶比较流行,有名的“唐三彩”就是唐朝瓷器发展的代表。到了宋朝,瓷器制作开始割据分化,瓷器有了民间特色,更加多彩多姿,形成“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的局面。明清时期,瓷器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瓷器不再单调乏味,而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有蓝釉,祭红釉,豆红釉,黄釉,黑釉等等。大明朝经过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嘉靖等朝的发展,瓷器已以青花瓷为主流。到清康熙年间,形成了以景德镇为瓷器生产中心的局面。康熙,雍正,乾隆是清代瓷器制造的顶峰,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风格轻巧俊秀,精工细作,产出了许多令人赏心悦目,很有价值的产品。

小海听完老人滔滔不绝的介绍,知道老人是瓷器行家。就:

“老人家,你对瓷器这么了解,我这里正好有两件瓷器,不知你能不能帮我看看?”

不了的。我已近七十岁的人了,来日无多。小月是我的亲生女儿,将来我死了,小月也是我财产的合法继承人之一。你就不要替小月推脱了,你总不能让我这个老人将来死不瞑目吧?。”老人很固执,着着,眼泪就要下来了。

小海感觉到了老人的爱女心切,同时也知道老人经济实力非同一般。于是就岔开话题问:

“老人家,你这次回来还有其他打算吗?”

“另一个打算就是回来看看,看看能不能为国家做点什么?如果可以的话,想在古城开一家分公司,毕竟过去做了不少坏事,也算是又一个补偿吧。”老人叹了一口气道。

小海心想,这还的差不多,清朝政府倒台,跑了一批。民国政府倒台又跑了一批。不知刮走了多少民脂民膏,将来肯定还会有人跑。老人今天能出这种话来,证明还算有点良知,还算有良心。想到这小海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