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决不能打仗!”冯野王很激动地说:“师出无名,未战先败。石中书你想,如说我大汉朝为了一个妇人,大兴兵戎,岂不为天下人所耻笑?”
“照皇上的意思,衅非我开,既然人家打了过来,则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似乎也不算师出无名。”
“若说衅非我开,这话也不尽然。我们一再失信于呼韩邪,是不争的事实。”
陈汤是已经发文书去宣召了。调兵现成,亦没有什么可商量的,所要研究的第一件大事是军费筹划调度。
这一点石显亦是胸有成竹。国家财用,归大司农及少府职掌。少府握有山泽之利,尤为重要,石显保荐匡衡出使,用意就在希望兼摄少府,一掌财权,便有许多好处。而皇帝却想不到他有私心,只觉得石显负责战备,为了调度军费便利,兼摄少府是顺理成章的事。
“皇上请放心!”石显很起劲地:“足食足兵,臣有把握。只待陈汤一到,商议如何发兵镇压,就可以定夺。”
“嗯!”皇帝忽然想起:“备战之事,务须不动声色!”
这又何消说得?石显口中答应着。心里却在纳闷,由皇宫一直想到府邸,只猜出皇帝作此嘱咐,是要将备战的消息瞒住宫中,却猜不出是宫中何人?
这四个字,便成了对付呼韩邪兴兵的方针。石显以宰相的地位,无形中主持廷议,到此时开始谈实际的行动。“大计已定!”他说:“请皇上先指派谈和的专使!”
“大鸿胪职司列邦交涉。”匡衡提议:“臣请以冯野王充任专使!”
皇帝不答,只摇摇头。否定了匡衡的建议,却不说理由。
显然的,是他个人对冯野王不满。
“臣举少府匡衡!”
非常意外地,匡衡与冯野王已先石显在他府中等候了。
“我们是出了宫就到府上来的。”冯野王先作解释:“我跟匡少府的看法相同,关于和战的大计,应该有个最后的打算。”
石显愕然“刚才廷议中不是皇上已作裁决了吗?”
“及时补救,还来得及。”
石显看一看两人的眼色,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沉着地点点头说:“请教两公,如何补救?”
对石显的举荐,匡衡不愿接受。但皇帝却抢在他前面说道:“匡衡,你不许推辞!你跟呼韩邪去说,只要他收回无理的要求,别的都好商量。不过丧权辱国的条件,绝不能接受。”
“是!”匡衡无奈,只好再拜受命:“微臣遵旨。”
“至于备战之责,石显无可旁贷。”
“是!”石显早已料到,这个责任必落在自己头上。所以答奏之语,亦早就想好了:“调兵遣将,征发粮秣,其事甚紧,容臣另行上奏。”
皇帝也知道,军事机密,不宜付诸廷议。所以传旨退朝,但却留下石显在御书房中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