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二
王阳明愕然,但很虚心地说:“请马先生指教。”
“此中必定有诈!这些人的腑肺,在我看来,明白如见。明明是足下第一次不曾上当,又做第二个圈套;只要你今天一走,明天便有宣召之旨。说不定——”马大隆突然停住,很谨慎地四下张望。
王阳明奇怪、刚要发问,只见马大隆摇摇手使个眼色,示意他禁声,便不再开口了。
“我疑心,张忠已派了人窥伺,那厢有个家伙,獐头鼠目,一双贼眼只往我们这面看,必非善类,须当小心。”
“好!好!奉陪、奉陪。”
于是临江去找了个酒楼,把杯凭栏,看大江东去;马大隆回想昔日繁华,想到朱宁抄家杀头,不胜今昔之感,亦有牢骚要吐,便将自己的身世,都说了给王阳明听。
“原来如此!国士待我,国士报之;马先生待朱宁,亦算仁至义尽了。”
“如今是一蟹不如一蟹,江彬、张忠之流,更恶于朱宁;似先生等忠良,必不为小人所容。”
“唉!”王阳明叹口气“如果此时地底下有个洞,可以让我窃负家父而逃就好了。”
果然,王阳明中计了。而就在刚要折回时,在旅舍中遇见一个道士,神清骨秀,十分潇洒,令人爱慕,便借故搭话,请教名氏。
“我姓马。阁下尊姓?”
谈吐不像出家人,王阳明心中一动“敝姓王。”他很坦率地说“草字守仁。”
“是——现任江西的阳明先生?”
“不敢。”
“嗟!”马大隆很注意地问“果然下手了!可得闻乎?”
“有何不可?”王阳明将江彬、张忠一再陷害他的情形,约略说了一遍。
听完,马大隆问道:“那么请问,先生你如何以自处?”
“疆臣守上有责,百姓穷困待救,我想尽快回南昌去料理公事。”
“错了,错了!大错特错。”
“幸会、幸会。我亦不瞒先生,我叫马大隆。”
“喔!马先生。”王阳明想一下说“尊名好熟,仿佛在哪里听见过。”
马大隆笑笑不答。只问:“阳明先生何得在此?”
“说来话长。”王阳明说“‘偷得浮生半日闲’,且共先生盘桓。”
“‘因过竹院逢俗话,又得浮生半日闲!’”马大隆说“我是假道士饮酒食肉,无所不为,奉屈先生小酌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