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你来我往
齐部长停顿了一下,拿起了自己的茶杯,喝了一口。眼神在台下众人的身上扫视了一遍,谁都知道,他并没有特定地看谁。但是,所有人都有一个感觉,齐部长在盯着他看。这就是长久形成的一种威严。
作为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兼省委党校校长,罗选平在组织部门中的地位当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二,不过,第二就是第二。第一个言的,永远都是第一人。
“同志们!前段时间,省委对全省各市县区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了一次调研。十四个地市的常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53岁,县区常委领导平均年龄则是46岁。市一级的常委成员中,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一共只有十三人,占比百分之七。拥有大学本科学历一共六十三人,占比百分之三十四;拥有大专学历的,一共有九十四人,占比百分之五十一。”
省委组织部齐部长的演讲习惯,早已被被大家所熟悉。因此,一看到齐部长要言,所有人都集中注意力听讲。任谁都能听出来,齐部话里话外的那股不满意的味道。
“县区一级的常委班子成员中,没有人持有研究生学历只有三人;大学学历的,占比百分之二十八;大专学历的,占比百分之四十六。”
按照常规思维,市一级领导,年龄应该比县级领导大。在学历上,也应该比县级领导差,或者是相当。却没有想到,在年龄上,市级领导确实比县级领导大,但是相差不大。在学历上,却要比县级领导好了很多。
这样的会议,以往并不怎么召开。一下子召集所有地市掌管组织的领导,到省里来开会。很容易会让人误解为省领导们要对全省的干部进行大的调整。因为以往,当省里的组织、人事制度上有什么大的动作时,通常会召开类似的会议,给下面的人吹吹风。
不过,这次的会议,在召开前。省委组织部已经向与会者严明,只是一个研讨会,讨论的议题,也是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的话题,干部制度的改革。
只是,与会的老组工们,可不会认为事情真会就那么简单。省委组织部的领导,刚刚经过一次大的调整。谁又知道,这是不是新领导们的一次集体的露脸,逼迫下属站队的行动呢?
“好了!时间到了,我来点一下名,希望没有人迟到了!”
省委大楼六号会议室,能够容纳一百五十人。现在,已经差不多坐满了。主席台上坐着的,是省委组织部一正四副四位部长。台下则坐着江南省十四个地市的组工干部们,每个地市都有一名党群副书记,再加上一正二副或者是一正三副组织部长。省会建邺,因为其特殊的条件,副书记和组织部长,都是正厅级。组织部副部长们,都是副厅级。其他各式,则是地市级的标准。
但是,换一种思维。市级领导,是省里直管,省委的意图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来。县级领导的提拔任用,牵涉到更多的利益,因此,江南省省委喊了很久的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真正仔细观察才现,代表人物有,但是真正到全省来看,却没有能够真正实行开来。
“同志们,从中央到我们省里,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口号,已经喊了七八年了。但是,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成绩有一些,缺点依旧很多。甚至,不客气的来说,真正由我们主导的,产生的成绩,没有
!”
“......将更多的机会,交给年轻的,有知识的干部们。完全是对群众负责,对我们的事业负责!如何展好一个地区的经济呢?同志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难道,老同志们不希望展经济,让老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吗?肯定不会!”
“那么,到底什么是展地区经济的关键呢?领导的思维方式!只有敢于尝试,善于尝试的干部,敢为天下先的干部,才能在重重困境中走出一条复兴之路!”
如此多掌握干部生杀大权的人物们做到一起,还真是让人咋舌的场面啊!
罗选平的点名单上,记录着77个名字
。其中还包括了省委组织部下属部门的一些负责同志。其实,点名这个程序,完全可以省略,没有谁会在这么重要的会议上,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不过,罗选平郑重其事的将所有名字一一点过之后,台下众人都知道,这场会议的重要性不一般了。都收起了各自的小心思,准备认认真真地听取领导们的讲话。
“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的议题,是研究如何在对我省的干部制度进行改革。更好的选拔出那些有能力的干部来!下面,我们欢迎齐部长给我们做出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