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立政殿
“房大人,这是你应得的,快请起。”双手扶起房玄龄,长孙皇后也未再上丹樨只是取出房玄龄先前呈上来的折子,站在那立政殿正中,感慨道:“房大人,哀家知道,你这一封奏折之所以递到立政殿来,是看在哀家的面子上,不想承乾难堪,但他既然做出这样的事来,就莫怪哀家不讲母子情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我朝的铁律,容不得半点亵渎!这事,哀家定会给房大人一个交代,房大人请放心。”
长孙皇后不坐,房玄龄又哪里敢做,他站在凤冠霞帔的女子身后,只望得见那女子挺直的背脊,好像定海神针一般,牢牢地支撑在立政殿的中心,身为臣子的他,心里不免涌出了无限自豪。
“娘娘英明!”万般辞藻如水掠过,房玄龄却只能撷出这一句,好表达自己的钦佩与感激。然而想到杜家二娘子那番匪夷所思却又合情合理的话,房玄龄顿了顿忍不住道:“娘娘处事公正无私,乃是我朝之福,然而……”
“可毕竟没出什么人命,”钟惜月的眼眸在长孙皇后的面上一扫而过,心里有了决断,方小心翼翼道:“上元节时,二娘子曾见过太子殿下一面,想是不知太子身份,无意中冒犯了殿下,故而殿下心里有些怒气,只是想借机教训二娘子一下罢,想来也情有可原,娘娘……”
“惜月你莫再替那逆子说好话,此事本宫自有计较。”长孙皇后微愠地打断了钟惜月,便向殿下侍立的众女官道:“召房大人来立政殿。”
皇后终于不再发怒,众女官这才松了一口气,听见有任务,纷纷抢着去了。
此刻房玄龄正候在一旁的偏殿内,听得女官来传,便理了理衣冠,从从容容地进了立政殿。
“房大人请坐。”长孙皇后此言一出,早有宫女搬了锦凳来,房玄龄谢了恩,便安然地坐了上去。
汗颜,稍微晚了点,偶的上午概念可能要转变一下了,除了抱歉,偶再无话了……
————————————————我是分割线————————————————
春末夏初最是好风光,长安城内踏青游春的人们络绎不绝,让这本就热闹非凡的长安城,在广大的大唐乃至世界的版图上,开出了更为璀璨炫目的花朵。
然而,这本该是轻松快活的日子里,长安城内那些高贵的氏族权臣家,却全都笼罩在一种压抑的氛围里,让他们不敢高声不敢大气,甚至府里的仆人们都得了命令不得喧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不仅是长安的上层社会里愁云惨淡,就连那巍峨的太极宫中,同样也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凝重,使得往来宫女俱是一副小心谨慎乃至提心吊胆的模样,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上了杀身之祸。
钟惜月侍立在长孙皇后身后,望着那神态从容的朝中重臣房玄龄,这才醒悟到为何明夏会不急不慌,就算自己说出那库房大火的幕后真凶时,她也并没一分惊讶,想来是早就知晓了吧……亏她和飞卿还舍身处境地为她发了好一会儿子的愁!
“你们都退下。”长孙皇后向阶下众女官一挥手,众人便按着次序一一退出了立政殿,钟惜月也要跟着众人一块儿出去,却听得长孙皇后道:“惜月留下吧。”
钟惜月应了一声,便仍留在在长孙皇后一侧,默默地垂首侍立。
顷刻间,立政殿只剩下三人,长孙皇后这才道:“房大人为国繁忙,日理万机,如今还要为本宫的逆子操劳,哀家实在过意不去。”一国之母言辞恳切地说完,竟亲自走下丹樨,整了凤冠,随向房玄龄敛衽一礼,道:“这是哀家的赔罪。”
房玄龄和钟惜月都没料到长孙皇后竟这么干脆,一个目瞪口呆,一个忙从锦凳之上矮下身来,还礼道:“微臣不敢,娘娘折煞了微臣了。”
“承乾这个逆子!”
立政殿内,长孙皇后柳眉倒竖,重重地扔下手里的奏折,怒道:“身为太子,五体不勤,作为储君,德行不检,如今竟做出这般……”长孙皇后秀眉一蹙,痛心疾首道:“承乾八岁敏惠,少小伶俐,如今长大了,竟好声色慢游,如此也罢了,现在竟变本加厉,连杀人放火这样的事情也做得出来……唉!”长孙皇后重重地坐回榻上,拧着眉仍然怒气未消。
珠帘外侍立的女官低着头俱都不敢言语,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更何况去捡那地上的奏折。
钟惜月见状,只得挺身而出,缓缓地捡起地上的奏折,慢慢折好,这才向长孙皇后笑道:“娘娘息怒,想来太子殿下也是无心之过,只是跟杜家二娘子闹着玩罢。”
“什么闹着玩?”长孙皇后冷笑道:“差点出了人命,这也叫玩么?承乾太让哀家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