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那一种棉布的感觉
这块棉布,对邻里来说,是润泽——一个靠一块多钱支撑一家人一个月生活的人,却慷慨地花二十元钱买下待宰的小鸡,他的爱心与善意,无声地润泽周遭和乡邻。他说:“如果我有个万儿八千的,我想把村头的小桥修一修”
这块棉布,对朋友来说,是厚实——他总是首先替人着想:“如果给人带来麻烦,就不是真正的朋友了”;他的心里总是谦逊善良:“不能不尊重人”唯有这样的人,配得上使用“厚道”一词。
这块棉布,对妻子来说,是亲肤——一句经世骇俗的“我出名不出轨”触碰了情感世界的魔咒般,人心爆炸!无数的人在咂品中追拷灵魂!问世间,那个令人艳羡的女人啊,何以修得与如此男人同枕而眠的艳福?
只有纯棉布,才配得披于净体,裹住女人柔弱的身,温暖她的心。
儿时,总是不屑于父母为我购制的棉布衣服,那千篇一律的、老气横秋的老蓝布,远不比衣缝里不意间露出的一抹花色滚边,让一个小女孩心动神往。
后来,终于明白,那万人追逐的由工业化潮流引领来的涤纶、晴纶等化纤衣料,其实根本不及棉布古老的魅力。
棉布,以它穿越千年时空隧道的力量,用真金不怕火炼的无语坚强,早向世界证明:经历亘古岁月和沧桑历史检验的朴素与真实,经历无数先祖先辈千挑万选而流传至今的经典,才是最适合人类的宝贵遗留。
棉布,亲人般的情怀!
朱大哥的横空出世,总给人一种重见棉布的感觉——亲切,温暖。
他来自真实,他是自然之子,本分地扎根大地,自得其乐地伫立田野,静静地沐浴自然的风雨雾霭,默默成长,本分开花,无怨无恨地结果,不艳羡化学肥料,也不仰慕奇技淫巧,他是素朴天然无污染的生态产品。
比之大哥的贫寒,很多人够“养尊处优”了,却仍成天抱怨;当大哥生命的特写镜头逐一展开,躁动的心灵猛然安静——那双穿着布鞋却站得端端正正的大脚,那双粗糙皴裂、布满老茧却能随着音乐打拍子的大手,那饱受生活磨砺却无怨无恨的成熟男人的面容;那朴实无华的乡音,那憨厚谦和的秉性,那真诚坦白的姿态,特别是他穿着冬天最好的出门衣服军大衣,背着一条装着馒头大枣花生的化肥袋子,拎着一把铁锹去济南参加“我是大明星”复赛的那一幕
他实实的就是一块可亲可敬的纯棉布。
这块棉布,对长辈来说,是透气——当年,他用板车拉着父亲去看病,路过集市眼馋人家嘴里的吃食,却舍不得花费父亲给他的钱去买——小小年纪,他已在苦难中明白事理;常帮村里老人打扫院落的他,也从不叫苦,从不求报。
这块棉布,对晚辈来说,是和融——他可以全心陶醉地跟小孩子一起摆弄玩具手枪、玩具汽车,看电视剧“喜羊羊”或者把小动物捧在手心听自己唱歌那颗不老的童心啊,碰响了好多人心灵深处的音铃,温融成人世界里已经斑驳的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