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那一种棉布的感觉
就象大哥!
棉布的感觉,真好!
这块棉布,对儿女来说,是细润——他用不着豪壮华丽的说教,他派不上简单粗暴的打骂,他憨实的话语,他端正的为人,他对生活的认真与诚实,他对理想几十年锲而不舍的身体力行,都是对孩子们润物细无声的绝佳浸润。恨铁不成钢、暴跳如雷的人们呐,收起你的拳头,好好自我反省。
这块棉布,对百姓来说,是亲和——他拥有华丽的抒情男中音,他唱着朴素而经典的老歌,他行使的是本色亲切的平民作风,他展示的是这个时代久违的真实与厚道,他让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感动、感触,无法平静。
这块棉布,对社会来说,是温馨——见识了太多的冷漠,领教了太多的自以为是,当低姿态的大哥偶现舞台,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遭遇的人们,齐刷刷放下相互的隔膜与距离,整个世界都感动起来,天南海北的人们俨然成为一家人。
这块棉布,对道德来说,是本色——本色纯净、端正憨厚的大哥,挺拔地迎对苦难和遭遇,唱着朴素的、自然的歌;当天籁嗓音震动四野,他却拒绝百万代言——“劳动出力光荣”是他的人生信条。没有粉饰,没有矫情,这样的明星,对这个浮华虚伪的社会将是怎样的冲击与震撼!榜样?偶像?这些词,太肤浅。
这块棉布,对文化来说,是素净——生于贫困,活于窘迫,在社会底层挣扎,却几十年不屈苦寒,为理想而执着,为追求而无怨。古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境界,活生生现于这个世界。当记者问及出名的感受,他说:“太累,不自由,城里啥都好,就是没有小鸡小鸭,没有村边的林子和小河流”“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大哥,大地的孩子,他属于自然!他的故事,他的精神,是工业文明里难得的文化景观。
哎,这块布,哪怕是对对手,也是温情的——参加比赛时,主持人让他给面前的挑战者说句狠话,他话到嘴边却变成友善;对于比赛结果,他竟然道:“我不想拿第一。我拿第一别人会不高兴”
棉布,世界上最亲肤的自然织物。
它来自远古的朴素,却永远让世人依恋。
它起于沉默的土地,却永远让潮流守望。
它是一份温情,一份怀念,永远那么实在,温暖,透气,亲肤,可靠;它是人心里那一抹永远的温馨,永远的亲柔;它是世间不舍的向往,是让这个世界永远爱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