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城市
王雪梅是老张读师范时的同学,毕业后,她和老张一起分到了县一中。
后来老张给孩子们说起这段故事的时候,老张脸上就浮起了荣誉感,他眯起眼睛,咳嗽一声,重新调整一下嗓子,慢悠悠地说,我心里也没底,我当时也怕,要是他们真能解出正确答案,那我的饭碗岂不是砸了,那我的脸往哪儿搁啊。
事实证明老张的担心是多余的,全班五十多名学生竟然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老张不漏声色,但他心里一阵狂喜。
老张说,我不是在卖弄,我只是想告诉同学们,这道题你们前几天刚刚学过,可你们当时在做什么呢?
说完,老张侧着身子,潇洒的把答案写在了黑板上。
学生们被老张这一举动征服了,老张的不骄不躁深刻地烙在了学生们的心里。
1、
整整五年了,每每听到或是想起“城市”这个词时,老张的心就空落落地疼。
老张原名叫张泽,今年57岁,在河北省保定市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老张也有自豪的事儿,那就是他的孩子们大部分都住在城市里,这意味着,孩子们都比老张出息。
想到这里,老张皱起的眉头就会悄悄地舒展开来。
2、
老张学了一次诸葛亮,演了一把空城计。为了让学生们服气,老张冒了一个大大的险。
从此以后,老张的背后多了一个称号,大家背地里叫他“物理脑瓜”
老张的儿子张小虎问,要是他们当时真能解出答案,你真的就不做老师了?
老张摸摸儿子的头,那还有假,做人就得讲信用,说话不算数跟放屁有什么区别。
3、
老张读过书,在十里八乡是有名的能人。直到现在,老张依然能够清晰的记起当年教书的情景。他撸一撸袖子,把手里的烟头在鞋底上用力地摁灭,端起酒杯抿上一小口,等这些程序都到位之后,老张的话匣子就彻底地打开了。
那时候老张刚师范毕业,大约二十二三岁,用老张的话说就是“正是风华正茂,立志报国”的年纪。
当然,那时的老张还被人叫做小张,只是一晃眼的功夫,小张就被扣上了老张的帽子。
老张被分配到了县一中教物理、数学。学生们和老张差不了几岁,起初老张讲课的时候大家就在底下调皮,老张看在眼里,但嘴上不动,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物理题。
谁要是能把这道题解对,我这辈子不做你们的老师。老张微微喘着粗气说,看得出,老张并不喜欢这帮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