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安乐窝文集 > 哭泣的老槐树

哭泣的老槐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我童年记忆里,孩子们都管她叫刘婶。身材魁梧,发髻挽起,散落的刘海半遮住黝黑的鹅蛋脸,目光炯炯,高高的鼻梁下边,长着一张小巧的嘴巴,对谁都慈眉善目的。平素一身灰布衣裳,长年累月一双黑色“千层顶”老看见她扛起锄头挑着扁担朝庄稼地里走去。

她儿子尔勤和我同岁,在一间小学读书,安安是他们的小班长。

她常当着孩子的面说,瞧!人家安安多用心。疲惫的眼神里流出无奈的羡慕。

我们一起过家家,一起做功课,我们也曾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打得头破血流。常常是她领着儿子登门喊冤。别看她平时总是笑嘻嘻的,真生起气来,两只嘴唇翘得老高老高,真可以挂上两只油瓶呢!她似乎从不关心到底是谁的错,反正她有理,一肚子的委屈,仿佛就她的孩子是个宝:不管怎样,摸不得,碰不得。

偏偏儿子不争气!小学四年级还闹出这样的笑话: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你的一部分,我的收复了台湾。

她吊死在院旁的老槐树上,在除夕前两天。

那年春节,一连几天飘着雨,人们说,老天爷显灵,连老槐树也流泪了!

1

她伴随“大跃进”降生,八岁遭遇“文革”童年几乎是在摇着摇窝、抱着弟弟妹妹、切着胡萝卜白菜中度过的,眼巴巴的瞅着弟弟妹妹们蹦蹦跳跳去上学。13岁到生产队出工,挖渠、挑土不含糊。

改革开放没两天,母亲就撒手去了,丢下一屋老小。身为长女,正值双十年华。含辛茹苦供到弟弟妹妹们长大成人,已成大龄青年,这才就近找一婆家嫁了。

(注释:填空题,正确答案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郑成功收复了台湾)

她和丈夫起早摸黑的劳动:除了种地,还养猪、栽菜,到后来,更是揽下庄稼地里的活,让丈夫好安心在城里打工。日子过得像田里开花的芝麻。

一时间,她成为左邻右舍赞叹的勤快媳妇,妈妈也常提到她。连她婆婆也沾沾自喜。1992年,他们盖上两层的楼房,添置了14英寸电视。

3

最后一次见她,是在腊月廿七,我们在去镇上的路边相遇。刘婶两手满满的:左拧煤炉,右背满满一蛇皮袋年货。她跟爸妈寒暄了几句,当着大人夸奖我学习好,一脸惆怅的消失在眼帘中。

男人家兄妹八个,最小的5岁。新房里斑驳的“24条腿”没三天真长脚飞了,一打听,除了五屉柜,其他家具都是借的,隔壁王寡妇家长凳上的红纸还没撕干净。老少十口挤三间土坯房,逢大雨,必集体出动,卷起裤管光着脚丫,抡胳膊摇水车(上世纪农村一种常见的灌溉装置)汗如雨下朝外排水,房梁上接水的盆子随处可见,一家人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小伙黑瘦,三棍子打不出半个屁,空有一身憨力气。闲暇在十里外的县城工地提灰,早出晚归全仗一双铁脚板,不知磨坏几双“千层顶”三伏天,顶张破草帽,5分钱的绿豆汤都顾不上喝一碗,不时捎回1毛钱的条子粑(孝感常见的长条饼,因其形状得名),夫妻俩你推我让的,倒是便宜了小叔子。

雪花带来了新春的喜悦,也送来了婴儿嗷嗷的啼哭声。

全家人都乐呵呵的,日子虽说紧巴点,也有滋有味的!

2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