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他说服了那些财大气粗的老板们,让他们出钱出货,他组织一支驼队,拉着货物先去买卖城探个究竟,如果回来了,老板们自然会奉上大笔银子犒赏他们,如果驼队死在路上,他们就当被狗咬了一口,破财买个教训,也断了这财路的念头。
于是,就有了这一行穿越戈壁沙漠的驼队。
全佑福作为领队,走在危险的最前面,负责驼的货物最多,做的事也最多,遇到有生病或者支持不住的同伴,他甚至还要背着伤员前进。
伙伴们自然都以他马首是瞻。
“大牛,这还要几日才到啊?”
一个四十多岁的精壮汉子,趋近正蹲在水边泼水洗脸的领队,跟着卷起衣袖,撩水洗去的沙尘和汗水。
被叫做“大牛”的领队,甩了甩湿发,瞥了汉子一眼,笑道:“再十日就能到最后一个驿站,那里离买卖城最多不过两天路程,在买卖城停留一个月左右卖掉货物,回程就快得多,等你回到张家口,一定赶得上嫂子生孩子。”
汉子脸红了红,他一双湿手拍拍领队大牛又宽又厚的肩膀“我说大牛兄弟,你年岁也不小了,也该娶个老婆给你暖暖被窝了,张家口爱你的大姑娘那么多,怎忕见你动心?”
这领队就是全佑福,三年前他来到张家口后就留下来了。
【第二章
三年后
滚滚沙漠。
午后的裂日,烧烤着脚下的沙粒。一眼望去,四周全是一片黄沙,绵延横亘,像是没有尽头。
强烈的光线炙着沙子,好像浮起一层蒸腾的热气,热得人要昏死过去。
张家口,俗称“东口”是汉蒙交界的一个小必卡。一开始,汉人和蒙人只是因为生活需要,才彼此交换些生活用品,时日久了,就形成了固定的市集。
全佑福刚到张家口时,靠卖力气挣了些钱。他做事踏实认真,人又憨厚老实,壮实的身体更是力大无穷,因此大家都叫他“大牛”他渐渐在张家口闯出了些名声,有钱的掌柜都爱用他,抢着请他去自家做工头。
恰在此时,朝廷与俄国交好,在张家口的千里之外设了一个小城--买卖城,鼓励商人到买卖城设商号,与财大气粗的俄国人做生意。
张家口的商人哪个不蠢蠢欲动?可惜那买卖城远在几千里之外,与张家口还隔着一个浩瀚的戈壁大沙漠,这钱不好赚呐。商人们各个都摩拳擦掌,可是面对现实困境,又都裹足不前。
没想到这平时一脸老实的全佑福却有了主意,他靠着一双腿,跑遍张家口的各大商号,聚集了大量货物,号召了三、四十个穷苦汉子。
一支长长的驼队在沙丘间艰难行进,这样的烈日,即使热死人,还是要从头包到尾的--除非想被晒成干尸。
突然,驼队前头起了一阵骚动。
“前面有一片绿洲,大家赶快把水囊准备好,把货先卸下来,今晚在这里扎营。”
领队的汉子对后面的人挥挥粗壮的手臂,示意大家按顺序来,别看这些骆驼平时产格温顺,一旦经过长途跋涉,见到新鲜的水源,也是会使脾气,挣脱控制的去抢水喝。
但这驼队的人都受过训练,各自抓牢骆驼缰绳,先拉着骆驼排队喝水,再井然有序地扎营、卸货、补充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