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不是晴儿。”
那女子转过头,一见是个陌生人,张大嘴巴,吃了一半的饼从嘴里掉下来“你你你谁啊。”
“是还不坏,就是性子有点奇怪。”福婶笑说“明明也嫁过人,但却不会针线,有过翁姑,却不会奉茶,识得的字是不少,但写出来的字却奇丑无比,不过人倒是好相处,也听话,之前老夫人吩咐了,等二少爷回府,要她记得每天去少爷书房的案头看看,如果您没翻的书,就拿回大书库,若是有兴趣的,让她再找找有没有差不多的给放上去,给二少爷打发时间,刚刚大概是换书来的。”
“你刚刚说,她都住在书库耳房?”
“是。”
当天色暗下,苏玉振换上黑色披风,撑着伞,朝书库走去。
那丫头实在太像一个人了,虽然只是远远的一眼,但他还是瞬间想起了记忆里的那个身影。
苏玉振想,这女人要是真如此歹毒,应该容不得“三房”小妾,何况是“再度”有孕,还那么刚好就让丈夫撞见,事情只怕另有蹊跷。
“她娘跟陈嫂是表姊妹,以前也常有往来,这丫头便来投靠陈嫂,还没请示大管家呢,就病了一场,大管家知道她推了小妾,觉得心肠不好,不能留,原本是打算等她病好就把她送走,可谁知道她虽然醒了,却傻掉了,也不认得人,连衣服要扣左襟还是右襟都搞不清楚,还一直问这是哪,自己是谁,中间又昏了一次,醒来后有好半天都不说话,大夫说大概是被休刺激过度,加上病了,才会这样,因此大家对她有时说话、举止少了规矩,也就较宽容些了。”
“所以她对以前的事情全部不记得了?”
“是啊,第一天下床,连鞋子怎么穿都不知道,陈嫂也是看着她长大的,见好好一个孩子变成这样,就跟大管家求情,就算她以前不好,现在也不记得了,现在夫家不要,娘家不容,没地方去太可怜,她现在都傻了,不会有那些心思,不如让她跟自己一起洗衣服。”
“以前是元配的话,洗衣服这种事情干不来吧?”
他没办法装作不知道,觉得自己一定要去看一看。
书院耳房中的灯亮着。
他走过去,敲了敲门。
“晴儿,你来得真快,我也才刚回来呢。”
门呀的一声从里面开了,女子一手开门,一手拿着块饼咬着,也没仔细看来人,又回桌子上翻找“最近事情多,我只折了一些,你回头跟吴姨娘说”
福婶笑说“那可不,只是说来也巧了,她留下来后没多久,刚好阿忠的娘生病,他回乡下探病,书库没人打理,这也不要紧,没想到几位孙少爷跑去玩,架子弄倒好几个,书散了一地,这下可不能不管了,也不知道她从哪听来这件事情,自告奋勇去找大管家,说她有办法,大管家原本以为她病糊涂了,连衣服都洗不好,哪可能识字呢,没想到她当场背起经书,倒是吓了大管家一跳,过几天,她还真把书库收拾妥当,书一本一本都放得好好的,阿忠以前是照笔划排,这丫头倒不一样,不知道是按照什么排的,只有她一个人知道。”
苏玉振一笑“该不会是乱排一通吧?”
“那倒不会,大管家亲自试过,跟她说了书名,她马上知道是放在哪个架子,立刻抽出来,看着一时半刻也找不到人打理书库,便让她住在书库的耳房,就负责打扫跟整理,又让她初一十五去市集转转,有什么有趣的本子便买回来。”
苏家四代经商,生意做大了,自然想要有些文人气,书库藏书万卷,整理起来并不容易,何况福婶说了,那丫头是从头到尾全部重新改过,可见的确有点本事。
“这样看来还挺能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