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麟藩台怎么说?”
“他先说湖州知府误漕撤任,找不着人去接替,后来说是‘有个主意’,但马上又觉得自己的主意不好,自言自语在说,什么‘办不通’、‘不行’,‘没有这个规矩’。莫非就与刚才这个消息有关?”
“那就对了!”胡雪岩拍着自己的大腿说“不是藩台保荐,抚台顺水推舟,就是抚台交下来,藩台乐得做人情。现在等高升回来,看刘二怎么说?如果藩台刚上院见过抚台,这消息就有八成靠得住了。”
“现在还不晓得。抚院的刘二来通知我,黄抚台约我今天晚上见面,他顺便透露的消息。照我想,也该补我的缺了。”
就这时只见窗外人影闪过,脚步极其匆遽,胡雪岩眼尖,告诉王有龄说:“是吴委员。”
门帘掀处,伸进一张笑脸来,等双脚跨进,吴委员就势便请了个安,高声说道“替大人道喜,真正大喜!”
“喔,喔,”王有龄愣了一下,旋即会意,吴委员跟藩署接近,必是有了放缺的消息,便站起身来,连连拱手:“多谢,多谢!”
“我刚从藩署来,”他走近两步说“确确实实的消息,委大人署理湖州府,”
六
他请教的不是别人,是王有龄。
“题招牌我还是破题儿第一遭。”王有龄笑道“还不知怎么题法,有些什么讲究?”
“第一要响亮,容易上口,第二字眼要与众不同,省得跟别家搅不清楚。至于要跟钱庄有关,要吉利,那当然用不着说了。”
“好,我来想想看。”
这一说,连不十分熟悉官场情形的胡雪岩都觉得诧异,候补州县“本班”的实缺不曾当过一天,忽然一跃而被委署知府,这不是太离谱了吗?王有龄自然更难置信“这,这似乎不大对吧?”他迟疑地问。
“决不错!明天就‘挂牌’。”
王有龄沉吟了一会,总觉得事有蹊跷,便央求吴委员再去打听究竟,一面又叫高升到刘二那里去问一问,或者倒有确实消息。
消息来得太突兀,却也太令人动心,王有龄患得患失之心大起,在海运局签押房,坐立不宁,胡雪岩便劝他说:“雪公,你沉住了气!照我想,就不是知府,也一定是个大县。到晚上见了抚台就知道了。”
“我在想,”王有龄答非所问“那天藩台说的话,当时我没有在意,现在看来有点道理。”
他实在有些茫然,随便抽了本书,想先选几个字写下来,然后再来截搭选配。书架上抽出来的那本书是华阳国志,随手一翻,看了几行,巧极了,现成有两个字。
“这两个字怎么样?”王有龄提笔写了华阳国志上的两句话:“世平道治,民物阜康。”在“阜康”上面打了两个圈。
“阜康,阜康!”胡雪岩念了两遍,欣然答道“好极!既阜且康,就是它。”
说着,他就要起身辞去,王有龄唤住他说“雪岩,我有个消息告诉你,我要补实缺了。”
“喔!哪个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