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二
“上校,”杨坊帮着说好话“大家都对你抱着莫大的希望,你不应该这样坚拒。”
“不!”华尔仅自摇头“任务太危险。这是毫无价值的冒险。”
“并不危险!”古应春指萧家骥说:“他可以为你解释一切情况。”
“他受伤了,伤势很重;为了希望在三到五天以内赶回去,他需要遵守医生的嘱咐,绝不能行动。”古应春说:“他就住在我家养伤。”
“喔!”华尔是谅解的神态:“请你说下去。”于是古应春道及本意,提出希望以外,还有一番恭维;说华尔一定会站在人道的立场,助成这场义举,而他的勇敢的部下,亦一定会圆满达成任务。
说到一半,华尔已在不断摇头;等他说完,随即用冷峻的声音答道:“抱歉!我很同情,但是没有办法给你们什么帮助。”
“这太教我失望了。”古应春问道:“你能不能告诉我,不能予以帮助的原因?”
“当然!第一,浙江不是我应该派兵的范围;第一,任务很危险,我没有把握。”
“问什么?“洋人做事情仔细,又是打仗;路上的情形,一定要问得清清楚楚。不然决不肯答应。”
“一点不错。”杨坊大为赞许“这位小阿弟实在有见识。那你就快去吧!两个钟头谈得完谈不完?”
“够了。”
“好。我就约华尔九点钟碰头;八点半钟请你无论如何赶了来。”
萧家骥不到顶定的时间,就已去而复回;除了将他想到该问的情形都问明白以外,还带来胡雪岩一句话。
“第一个理由,似乎不成立。我已经说过,这是慈善任务——。”
“不!”华尔抢着说:“我有我的立场。”
“你的立场不是助顺——帮助中国政府吗?”
“是的。”华尔很勉强地说“我必须先顾到上海。”
“但是,抽调五十个人,不致于影响你的实力。”“是不是会影响,要我来判断。”
“师父!胡先生叫我跟师父说:请将不如激将!”
这真有点“军师”的味道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付下来这样一个“锦囊”古应春在颠簸的马车上,反复体味着“请将不如激将”这六个字。
华尔扎营在沪西静安寺附近;杨坊是来惯的,营门口的卫兵拿马灯一照,挥挥手放行,马车一直驶到华尔的“签押房”
介绍过后,四个人围坐在一张小圆台上;杨坊开个头,说古应春是浙江官场的代表之一,有事相恳。接着便由古应春发言,首先补充杨坊的话,表明自己的身分,说浙江官场的正式代表是胡雪岩;一个受有清朝官职的很成功的商人,而他是胡雪岩所委派的代表。
说到这里,华尔提出第一个疑问:“胡先生为什么要委派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