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起烟的交叉口
尽管还没有领教星球大战时代的死光武器的厉害,但大校同志还是能够坚持任何时代战争的金科玉律——先敌开火,当然现实中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另当别论了。
“鲍伯。”托马斯?费拉里德中校亲切地叫着罗伯特?罗德里格斯上校的小名,他们都是名气震天的西点军校同期毕业生,是一对亲密的伙伴。
“俄国人的坦克部队分成两部分正准备抢占公路两边的高地,主力也正沿着公路向我们开来。”
“不出所料啊。”罗德里格斯总是充满自信,“那就按照我们的计划歼灭他们。”
“他们后面还跟着两个装甲师,我们是不是向师部和布隆伯格将军请求火力支援?”费拉里德还是有些担心,“光棱坦克的装甲太薄了,如果俄国坦克抵近射击就危险了。”
幸存的T—64还没来得及发炮,西北的高地上又升起了两颗绿色信号弹,于是两边高地上的美国新式坦克群开始沿着高地向苏军后方机动。
而西北的高地上也同样出现了一群可怕“工程装甲车”,并开始发射可怕的激光。西北高地上的美军光棱坦克群在装甲步兵的伴随下沉稳地开下高地,向着谷底的交叉口慢慢地压过来。
美国人进行自由射击,耀眼的激光束一道紧接一道,瞬间就精确地命中苏军坦克,将这些昔日横扫北美大陆的钢铁怪兽炸成瑰丽的火球。
整个战场就像地面上的星球大战,激光四射,碎片横飞,硝烟弥漫。乔治?卢卡斯在1977年拍的《星球大战》里的场面化为人间不幸的现实。
残存的俄国坦克在道道死光的照射中一辆接一辆地爆炸。
仅仅在两个月前,费拉里德中校还兼任着研制光棱坦克的“阳光计划”中的军方代表,他对这种超越时代的武器的优缺点十分清楚,以俄制T—64和T—72的125毫米滑膛炮的威力,在两千米距离上完全可以击穿光棱坦克脆弱的前装甲。
引擎运转的轰鸣、履带摩擦的嘈杂、炮弹爆炸的巨响、装甲碎裂的尖叫、军人伤亡的惨叫混合在一起,就像一曲惨烈的挽歌为笼罩在硝烟中的英勇的红军第167坦克团二营送葬。
65号州际公路与31号公路在橡树谷的交叉口后来被美军称为“起烟的交叉口”,战史上这是个非常著名的地方,不仅因为苏军第167坦克团二营在这里被完美的全歼,还因为美国陆军在这里投入了新锐的光棱坦克,也因为罗伯特?罗德里格斯在这里取得了第一个胜利,这个地方就如华盛顿五角大楼之于鲁斯兰?康斯坦丁诺维奇?伊戈尔、波泰兹维尔之于亨特?斯特劳勃一样富有里程碑意义。
无线电通信回路中,二营长只来得及报告美帝国主义者投入了新式的死光坦克,就光荣战死。
耳机里只有吱吱喳喳的静电干扰。
“三营,分成两部分全速抢占橡树谷两边的高地!”基里萨耶夫顾不上使用难记的呼叫代号,直呼下属部队,“二营散开队形,全速前进,美国佬投入了新式武器,我们必须先敌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