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节 对策
中国人大兵压境,中国大使也在苏联外交部大放厥词,似乎东方巨龙准备对北方巨熊开战。但红军在北美的田纳西方面军的进攻还是如期展开,梅尔库罗夫和列别金率领各自的近卫坦克兵扑向美国和加拿大盟军,展开了惨烈的战斗。
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文职干部们除了对中国口诛笔伐,大骂其叛离共产、违背马列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意见。
“刚才科西金同志已经通报了总体形势,大家就真的只能谴责中国,没有什么好的意见吗?”罗曼诺夫不满地扫视着大家。
其实就是有意见也不一定愿意提出来。罗氏主政克里姆林宫已近二十年,早期的民主作风已经荡然无存,尤其在对美开战后,更是独断专行,对于军队将领的意见,他倒是十分重视,但对于文职干部的意见,他却常常视而不见。还好他不至于像斯大林那样对异己分子大开杀戒,至少还能容下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局里。
“我倒觉得中国未必会出兵。”一个冷静的声音从会议桌的远端传来,说话的是政治局候补委员,工业部长雅克夫?列昂尼德罗维奇?达扬丘克。
接着,科西金来到总理办公室。
“一切都布置好了吗?”罗曼诺夫急切地问。
“罗曼诺夫同志,全部安排好了。”科西金得意地回答。由于远东各军区过境兵力变更部署的计划早上就全盘拟定,各军区只需按计划行事,所以司令员们很快就结束会议分头去准备。
“早知道他们什么意见也没有,我就直接下发计划好了。”罗曼诺夫有些失望地说,“真是浪费时间。”除了波尔金,没有哪个军区司令给出了他认为于当前形势有所裨益的意见。
“未来二十四小时内我们就可以完成部署。”科西金接着补充说,“是不是让尤里同志的心灵部队也部署到边境地区,协助防守?”
“难道中国人吃饱撑着,没事把那百万大军调来边境消遣?”有人马上讥讽。
达扬丘克不理会对方的讽刺,继续陈述:“以中国人的一贯原则,他们不可能主动越过边境,除非发生重大的侵略事件。这是第一个理由。所以只要我们不主动挑衅,我相信没有哪个中国人敢抢先向我们开枪。”
“第二个理由,中国大使曲长安只是在口头上发出威胁,并没有递交任何正式的书面通牒,而且事前事后,他也没有向新闻界公开。所以我认为要么这纯属他个人一时情绪化的疯狂行为,要么是中国政府精心策划,用以试探我国的反应。但我个人认为,第一种情况可能性比较大。曲长安我接触过,其父死于我军对日作战、解放中国东北时一个犯罪士兵枪下。此人反苏亲美思想也比较浓厚。有报道称其学生时代与人论战中国与苏美关系,他称苏俄近代夺取了中国百万领土和外蒙,但美国却未染中国寸土,反而用1900年的赔款(庚子赔款)给中国建了个大学。”
“达扬丘克同志,你提这些是什么意思?”有人愤怒地打断了工业部长的侃侃而谈。
“请说去,达扬丘克同志。”罗曼诺夫示意道,他要是的有建设性的见解,不是无甚帮助的愤怒与指责。
罗曼诺夫想了想,摆摆手说:“暂时不用,本土心灵部队数量有限,只有在搞清楚中国人主攻方向后才能在重点地段投入使用。你马上去总参谋部拟定一个从美国抽调部队回国防守的计划。我们要一边从美国调兵回来防守欧洲边境,一边从欧洲调兵防守远东。下午四点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你必须做出来。”
“好的。”科西金语气虽然坚定,但脸色却为难。墙上的挂钟已经显示莫斯科时间下午一时了,而且红军总参长此时还没吃午饭,虽然他的领导也一样。
“还有,命令空军第519空降师马上启程回国,防守海参崴。我们不能轻视韩国人。”
“是!”
克里姆林宫到处都充满了紧张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