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陈树彬文集 > 离婚同居

离婚同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高明摇头苦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看来我真是救世主了。”

“你说什么?”芳君糊里糊涂地问了一句。

“没什么。”高明瞥了芳君一眼,一脸的没好气。

两人都把脸撇一边,各自回自己的房间。

于是,有人就提出两人皆留,要求厂部以特殊情况作特殊处理。厂部考虑再三,认为制度就是原则,任何人在原则面前不能搞特殊,免得领导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但当领导的毕竟有高人的一着,先稳定了人心,说暂不点明谁下岗,过几天观察后,看具体表现并结合领导的评估再作决定,既抚慰了小丫,又免得高明这名人耍大牌。

聪明伶俐的小丫开始采取行动,他有没到领导那里活动活动,我们不得而知。今晚,他却确确实实提了一网兜水果闪进了高明家。小丫是个爽快人,把一网兜水果搁在桌上,开门见山地说:“高老师,让了我吧,下了岗,等于把我往绝路上赶,我真不晓得还有哪条活路。你是名人,除了现在的工作,你还能填词作曲挣稿费,就是不填词作曲,凭你的才华,凭你的名气,你再找份事做,也是轻而易举,只有你挑别人的,没有别人挑你的。”

小丫这家伙没去公关部是厂里的损失,吹捧人就是能把握好火候,叫人听着都舒服,高明本来就同情他,让他这么一说,整个就软了,他理解小丫此时此刻的心情,其实他们都是同一种心情,只是高明作为一个别人眼中的“名人”他不能像小丫一样,把自己说得那么苦不堪言,让人不相信不说,更要命的是让人瞧不起。

小丫是个机灵人,见高明作沉思状,断定自己的游说有了奏效,忙趁热打铁,拱手作揖,一迭声说:“拜托了,高老师,你就当做一回好事,积一回阴徳吧,啊。”

说完,小丫脚底抹油,就想溜,高明眼疾手快,夺过桌上的一网兜水果,抓住小丫的手,正色说:“水果你带回去,给家里孩子吃,现在赚钱多不容易。工作的事好商量,天无绝人之路啊。”

(一)

万家灯火掩映下,小城恢复了夜的安宁和平静。

高明斜躺在书桌前的藤椅里,手缝里的香烟快燃完了,烟灰撒了一地,他却浑然不觉,深深地陷入孤独的沉思中。

正值花季雨季年华的女儿半个月前上省城去圆她的大学梦,飞出了家却飞不出他绵绵的牵念,和他感情不和并且分居而住的妻子芳君,自女儿走后开始有了频繁的约会,今晚刚吃了晚饭就摔门而出,丢下他孤独地面对一堆空白的稿纸发呆。

这几天,下岗的事一直困扰着他,搅得他头脑一片零乱,心情狼藉。

小丫坚持把水果留下,高明却连推带搡把小丫推出去。小丫正在为难时,芳君回来了,见两人拉拉扯扯的,不明就理。小丫心生一计,把那一网兜的水果往芳君手里一塞,说:“嫂子,你就替高老师收下吧。”

芳君手里托着那网兜水果,望着高明发愣。高明一跺脚,瞪大眼说:“还给他!”

小丫却一转身,跑得比刘翔还快,转眼消失在沉重的夜色中。

芳君把一网兜水果搁在桌上。

“我不明白你们唱的是哪出戏,这水果还给你。”

也不知从哪一天开始,高明就途听道说地听到一些戏谑之词,说什么:七十年代兴下乡,八十年代兴下海,九十年代兴下岗。本是闲谈乱扯,竟也让他们说绝了。

高明不是幸运儿,用他的话说,是生不逢时。知青下乡那年代,他还是读小学的愣小子,要早生几年,碰上“下乡热”兴许现在会是另外一种人生,另一种命运的格局;可他就没碰上,假设的人生实在是口惠而实不至,无异于望梅止渴。他已过了那个幻想一切的年龄。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时,全国兴起一股锐不可挡的下海狂热,他是逢上了,却失之交臂。别人在经济大潮中下海弄扁舟,搞得如火如荼,只有他,两耳不闻下海事,在那个并不吃香的纺织厂当统计,工作之余,就把自己囿于斗室中,涂鸦文字,圈划音符,填词作曲,搞自己以为神圣高洁的艺术,然而艺术这档子活,不是谁想搞就能搞出多彩的人生,给他带来运气和名利的。它不像木工泥匠,技术再不怎么精,还能混口饭吃。艺术这东西,要么能把人捧上了天,要么就把人摔在了地,没谁能四平八稳地忽悠谁,并靠它吃遍天。高明现在就这情形,搞艺术没能把他的人生搞活,弄出光彩,却把他搞下了岗,弄丢了饭碗。

今年年初,工厂因经济大潮稍微退潮而搁了浅,面临着人员精简,工人分流的严峻问题。本来,按厂部人员改革调整后的“两个岗位合一”的新用人制度,高明也不会落得下岗的地步,他的多才多艺在工作岗位上虽派不上用场,但确确实实让他成了厂里无人不知的名人,谁都知道高老师能填词,会作曲,连眼睛长在额头上的厂长都改称他高老师了,以他的名人效应,以他在厂里的工作能力和一贯表现,很明显,与他竞争上岗的对手小丫(因小丫不是什么名人,叫什么倒在其次,暂名小丫吧)自然处于劣势,下岗的名额十有八九要落在他的头上。厂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留下高明。

这个决定还没正式公布,付诸实施,耳聪目明的小丫就闻到一点硝烟的味道,径直找到厂长,痛哭涕零地诉说苦衷,说他平时怎么以厂为家,勤恳工作,谨慎做人,最后,还摆出家里的惨状:妻子重病缠身,父母老弱,儿女幼小,全家老少靠的就他挣的这份工资养活,他下岗,等于他全家都下岗,都要吃西北风,这不是不让人活路了。

感人心莫先乎情,小丫的不幸遭遇谁都知道,不是能编得出的,闻者都耸然动容。高明这个搞艺术的,没别的心计,就是感情特丰富,多愁善感,听到最后,他把脸撇一边,不让谁看到他的眼泪。凭良心说话,小丫的景况的确比他更糟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