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山情
双千亩果园的建成,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仅果树一项,年收入就达100余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580余元。
真可谓: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山脚良田繁茂。
理家庄人民“硬”是在他的带领下,给阎王鼻梁山量体裁衣缝制了这么一件缀满珠玉宝石、玛瑙翡翠的漂亮无比的绿色风衣,合身合体地披、穿在了它的身上,金光闪闪,耀眼千秋,代代相传。
科技兴农
王铁锁是他的大号,这个普通的名字,... -->>
靠山?无数座山盘距在此地雄伟壮观,但无宝藏可取;靠地?虽有一大群荒地和数不清的农田,既使风调雨顺,汗水加勤劳只能挣个肚圆;靠水?只有等上苍的恩赐了,高兴时,小河流水哗啦啦,山清苗润好庄稼;恼怒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山洪暴发颗粒无收;心狠时,悠悠青天白云飘,有风无雨旱死苗。
怎么办?
想千方弄百计找“出路”
在贫穷中煎熬了一辈又一辈的理家庄人,为全村脱贫致富个个献计献策,终于让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醒悟,不抬头看“路”只顾低头修理地球,土里刨食是不行的。地下没有宝藏,地上种植摇钱树。什么又是地上能种的摇钱树呢?并且一摇真给摇下钱呢!
经过了千万次的思索和思考,相继理家庄的土地上一夜之间,也猛长了矾石、耐火、硅砖厂,并且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此时作为村干部的王铁锁已带头承包过50亩责任田,又善于科学种田,一年向国家卖过10000多斤玉茭1000多斤谷子;还养了3000只米克鸡,还和别人承包了耐火厂,一年后除一切开销结余22万元,又把它投入到硅砖厂建设中。但此时,这一个人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和祖祖辈辈村民一样,头顶这片青天,脚踩这片黄土长大,他脑海里盘悬着一个问题,企业能红火多久?要想长久富裕,还的以土地为本!他思思谋谋想要干点什么?并且要干就干大的,他脑里不但想到了他们这辈人,还想到了后来人。同时跳入大脑闪在眼中的是他倒背如流的“老三篇”中的愚公移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愚公绿山
在1988年腊月,山风怒吼,冰冻三尺,在这酷寒的天气里,理家庄村阎王鼻梁山的五沟三梁上却是炮声隆隆,一派热火朝天、你追我赶的劳动景象。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理家庄村与阎王鼻梁山“激战”的时刻,从此打响了重振山河的战斗序幕。向山的腹背开膛剖肚,凿坑垫土,在寸草不生的阎王鼻梁山上山下用石破天惊的壮举苦战七载,动用炸药70吨,土石38万方,建造了全省质量一流、技术一流、规模一流的双千亩果园。还用石头碹起800眼旱井,共可蓄10000立方米的蓄水池4个,建气调果库7个,修建并硬化盘山公路40余华里。并石造梯田总长700公里盘绕于四山八梁,像铜墙铁壁护卫着山坡上的两万块梯田,堵住了水土流失,维护了生态环境,迎来了绿岭青山,树影婆娑,环境雅静,鸟语花香,好一个人间仙境,像一位青春靓丽的少女舒展腰肢,头一次向世人展示她迷人的风采。
但由于劳累,王铁锁病倒了,被送进了阳泉市医院,一检查是糖尿病,一住院就是三个月,可见病情的严重。可他一回村,并没有听医生的嘱咐,慢慢疗养。在一顿只能吃二两的情况下,施着病重的身体继续上山,不但亲自指挥,还要亲自检查。村民看他卖命地干,不能不为之感动。这无形的带动,自然形成无形的动力,使全村老老少少都为荒山变绿山出力流汗,甘愿奉献。
当村民欢天喜地迎来丰收季节的时候,硕大优质苹果水灵灵红彤彤捧在了他的手里,却只能看,而不能吃,只好把苹果捧到乡亲们和外来的客人们面前:“尝尝,是什么滋味?看好吃不好吃?”人们捧着这位栽树人送到手的还带着余热的苹果,眼泪哗哗而下,真不知老天为什么要开这么大一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