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解人生
朴实与繁华同样显示出一种美,但这“美”的内涵又是不尽相同的,这正如树木的根与花的关系。朴实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是生命赖以存活的根基,而繁华尽管怎么美也是丛生的。
你知道什么叫做生命的最佳状态吗?
拿大自然做比,你说它有理性,可它又总是处于一种混混沌沌的无知又无为的状态;你说它没有理性,可它又年年岁岁的朝气蓬勃,充满了欣欣向荣的生机。
它的存在以何为依据呢?
要想得知生命的原理并不难,这就要我们养成这么一种思维方式——依附于理性并超越于理性,好比禾苗依附于大地又超越于大地一样。
只有超越了一切的“理性”才能达到那不可理喻的“禅”境。这个岂不就是生命的最佳状态吗?
一
大自然虽然朴拙,但它是有灵性的,所以才得以青春永驻、万古不衰;机器尽管被设计得很精妙,但机器毕竟没有灵性,所以它终归会有报废的时候。
人若能效法自然,感悟自然,以自然为师,便能青春永驻,若是把自己当成一台机器,必然会使生命过早的衰竭,甚至夭折。
二
花木没有记忆,该开放时尽力开放,若是她们只留恋于旧日的繁华,那么早就没有生机可言了。也许这正是她们每年都要发出些新枝、开出些新花的缘由吧。
六
车到山前必有路,但是不一定要走,停下来观望比“走”更重要。因为世上的“路”多为歧路。
即使这“路”合情合理、和乎法律,也要看它是否通向光明。
在没有路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地开凿,要学会坐下来品味一下,这儿多半就是人生得以解脱的真实境界。
七
三
就其明亮度来说,流星是圆满的,然而是短暂的;星星是有所欠缺的,然而是恒久的。与其事事要求圆满,还不如有所欠缺而保持生命的恒久。
四
树木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拼命地摇晃身体,是要跟风暴做拼死的对抗吗?然而山岳,毕竟以自己的镇定和从容博得了生命的永恒。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