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理
世事总是在瞬息万变中进行着的,所以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法”这正如船的航行,如果船向右偏得厉害,就向左转舵,转到一定时候就该适可而止。
即便是一件事做的正确,也不要执着,你的“正确”不是万能的金钥匙。处理问题所凭借的,是舵手出没于风浪中的智慧,而不是手里拥有什么样的法宝。
十
古今中外有许多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盲人摸象等等。这些个道理,傻子一看就明白,大彻大悟者一看就明白,当然,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截然不同:一个是水上的浮萍,一个是海底的珊瑚。
其他的人也全都说:我懂了。当然,由于人们对生活领悟的深度不一样,所看见的就有深有浅。
圣人不是追奇寻异的“超人”圣人之所为,都是世人有能力做而不屑去做的最平凡的事情。
六
何谓“圣贤”?“圣贤”者与一般的世人区别在哪里?
所谓圣贤者,他知道为了进取首先应该后退,为了获得首先应该舍弃,为了高贵首先应该卑下,为了洞明首先应该处于昏暗。
所以一般世人“多求”反而“得少”圣贤“无求”反而“富足”
看起来,寓言家们就是写出再多的“寓言”也是枉然,道理毕竟是道理,人们一看就“明白”而且一下子就容易认为自己是个“开悟者”
其实,这个世界并不缺少这样那样的“道理”所欠缺的是使人们往海底下“看”的方法。
七
古往今来,掉进经验和方法里去的人太多了,人们孜孜以求的是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的方法。但是诸葛孔明的“聪明”并不在这里面,这是同时代的大军事家都望尘莫及的。因为“智慧”远远的超越了方法和技巧的,犹如明灯照亮黑暗的房间,即便是能工巧匠离开了灯光也是没法做工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
八
生活中,可做可不做的,不做。道义要你去做的,必须做。做,但要“无心”做,不要因为“做”而损害了内在的宁静与安详。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