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滁知州戴瑞卿《重修启圣祠记》笺
奉直大夫直隶滁州知州临海戴瑞卿撰并书
注释:
1重修:戴瑞卿擢滁阳,睹“启圣祠”已颓圮不堪。以己俸,葺理其祠。文曰“庀良鸠用,费无扰公,役不侵民”是也。
2启圣祠:古时各地文庙(孔庙)的属庑。国学规制立祠于后殿。明史录“赦天下儒学,皆于文庙外别建。启圣一祠,以配之亲配享,以三儒之亲从祀”父子各安其位,纲常正而伦理明。又述“凡学别立一祠,中叔梁纥,题启圣化孔氏神位”而有些地方称“崇圣祠”
文中滁之“启圣祠”明代世宗朱厚熜颁诏所建,尊夫子所自出,配以诸先儒所启者,以祀之。
前言:
2009年十一月十九日滁州日报刊出了盖德安先生的文章戴瑞卿考注。我细读此文之后,觉得盖先生索隐阐幽的探微精神以及求真践实的治学态度令人钦佩。然而我个人认为先生对原碑文的几处标点和几个注解也有一些不当之处,所以我重新对碑文进行了较为繁细的校点和考注。其实,我仅是一只语冰之夏虫,囿于寡闻,但本着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甚至争鸣的目的,大胆地作了部分的修正和补考。当然盖先生的考注也是瑕不掩瑜。于兹,我非常感谢盖先生能够为久匿于草芥之中的戴公碑文“吹尘拂土”并且首发原文;同时还期望同俦学友给予匡正。
碑文:
重修1启圣祠2记
启圣祠,非古也;自我世庙始也3。
3启圣祠,非古也;自我世庙始也。启圣祠古时没有,唯明开始所建,戴言极是。据考“至嘉靖九年,诏辅臣张璁厘正祀典,启圣公始有专祠”明史录“圣师之祭,始于世宗”又载“大学士张璁言:先师祀典,有当更正者。叔梁纥乃孔子之父,颜路、曾昽(皙)、孔鲤乃颜、曾、子思之父,三子配享庙庭,纥及诸父从祀两庑,原圣贤之心岂安?请于大成殿后,别立室祀叔梁纥,而颜路、曾昽、孔鲤配之”翌年,国子监建启圣公祠成。
4帝若曰。皇帝这样说。若,指示代词,此,这个。王充论衡-自然:“以若说论之”帝,指世宗。
帝若曰4:尊夫子即宜尊夫子所自出5。
是创于今而符于古者也。按至圣之先胄自有商6,弗父以克让闻7,正考以佐勋闻8,至防叔来奔,陬人倚立9。河源于天,莫可穷已;圣有发祥,自非偶然者。周制追王及季,大袷及稷,禘祀及黌10。仲尼道冠帝王,而议祀上下,不及正考父,此何以故?无亦以圣人之心而议圣人之礼。
若夫子,世祀宜当,自达孝锡,类随分致11,要期无悖王制。岂必起先灵与九京而尽馨洽之12,独计君师等尊耳?使身为王者师,飨王者祭。而叔梁大夫曾不得一飨庙祀之荣,夫子在天之灵又能自安乎?且进颜曾思孟以配飨13,而退其父伯鱼、颜路、曾点,即四子有灵,又能自安乎?否也。弗安则弗尊,非所以礼先圣先贤也。于是设祠庙,左祀叔梁大夫,而以四贤父各配其子。诚谓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以故昭代14。国学先期祭圣公,丁日祭先师15,载在祀籍不爽。世犹谓祭为夫子设,安得后之。繄16今郡县同时设祭庙主正官,而以他官奉祠祀,则精诚各殚,而后先无紊于伦,不允协乎哉?虽然,后世议礼者,所为尊圣,而圣心不然也。彼至孝,曷尝不欲生而致养,以慰其终身之慕?17惟是,风木老感。故孔子不免寄慨于亲年之当知,而四配独曾氏子以养终,至若颜、若思、若孟,均不能无遗憾焉。自此祠一立,其秩俎与乾坤并不毁18,即追王禘祠者大典,固炳若日星,而溯庙貌之森列,今安在哉?祠曰“启圣”直代大圣大贤而为之崇报无斁19,斯九流之所为仰镜,而万古之所为钦躅20也。
余始至滁,目击祠之圮甚,不党愀然21,曰:圣庙业已奉宪檄重新之矣,而圣所自出者宁容已乎。乃庀良鸠佣22,费无扰公,役不侵民,不逾时告成,济济逢掖,稽首若抟23,谓于赫圣师无复惧不歆祀,而蒸鑰无斁,既閟且康24。余不觉浣然25,为叙其始末如此。
时皇朝万历壬子岁仲春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