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柴发华文集 > 明滁知州戴瑞卿《重修启圣祠记》笺

明滁知州戴瑞卿《重修启圣祠记》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25余不觉浣然。浣,古字“澣”音hu鄋。唐代规定官吏每十天休息沐浴一次叫浣。李白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诗云:“复此休浣时,闲为畴昔言”引申义为每月上旬、中旬、下旬为上浣、中浣、下浣。此句的意思是我没有感到要休息,言下之意为不觉得劳累。

校后记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浙江临海进士戴瑞卿知滁。期间重淳化民风,建庠序,倡学业,浚瀼流,修地方志,立“箐莪馆”以兴文教,起钟楼,严保障,清狱讼,广树艺,致使民困已苏,百业兴旺。政绩斐然。

特别指出的是,戴瑞卿在滁事必躬亲,体恤民众的甘苦。他尊师重教,以德理政,以文整饬吏治,以歌咏代替鞭笞,以净化民风为己任。他尽心效仿唐韦应物、李德裕,宋欧阳修等前任的有德之作为。可以这样说,戴瑞卿知滁的确是当时滁州人的幸事。

1612年重修的“启圣祠”是他重视教育的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也是戴瑞卿等古代文人心灵的圣地。祠的建设过程既艰辛又执著。戴瑞卿自己筹集资金,正如碑文中所说“乃庀良鸠佣,费无扰公,役不侵民,不逾时告成”祠建成之后“济济逢掖,稽首若抟”的空前盛况,应该是明朝滁州地方教育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启圣祠架构完备“尊夫子即宜尊夫子所自出”体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标准——纲常正而伦理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儒生)对先师孔子的顶礼膜拜的心情。此举对明朝的社会公德建设也有着积极方面的意义。戴公的有效“举投”受到了滁州人的赞许和倍加的崇敬,后人又建甘咏祠,合祀陈(公琏)戴(瑞卿)二公,彰显其高风懿德。

15丁日祭先师。明史录“又定每岁仲春,秋上丁日御殿传制,遗大正祭先师及配位”旧时,每年二月和八月的上丁日(入月后所逢第一丁日)即为祭孔的日期,古称“丁祭”

16繄,音yi。古语气词“惟”之义。句首。左传-隐公元年“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17曷h椋�瘢�训馈!盾髯樱�抗�罚骸瓣氯羰嵌�梢猿止�酰俊?

18秩俎。秩,官吏的俸禄。荀子-王霸:“重其官秩”引申为官吏的品级等次。俎zu。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礼器。“秩俎”在此文中是指祭奠先儒所奉祀的礼品档次。

19崇报无斁。斁,有两个含义,其一音d���苹怠c鳎苛趸�堵舾陶哐浴罚骸胺径�恢�怼保黄涠�魕欤���悖�岱场!妒�吩唬骸拔�偽�敚���迶尽薄4舜��阊岱持�濉?

戴公亲自撰写的碑文,一气呵成。起承转合的章法运用,自如洒脱;思绪进出又任意开翕;引经据典,随手拈来,皆成道理;情愫流露自然而感人,无雕琢之嫌。“余始至滁,目击祠之圮甚,不党愀然”和“余不觉浣然,为叙其始末如此”两句渗出了他的至性至情。此乃春秋笔法,秦晋之文风,不愧为同类文中的精品。

20钦躅(zh鷒)。令人恭敬的足迹。钦,恭敬;躅,足迹。孔稚珪北山移文:“尘游躅于蕙路”

21不党愀然。党,通“倘”偶然。荀子-天论“怪星之党见”愀然,音qiǎo,脸色改变的样子。

22庀良鸠佣。庀pi,具备、治理的意思。鸠,聚集。此句意思为准备和聚集好的和有用的人力和物力。

23济济逢掖,稽首若抟。逢掖,古义“大袖子”礼记-儒行“衣逢掖之衣”原指孔丘少时所穿的衣服,后指儒生所穿之衣。这里借指儒生。

24蒸鑰无斁,既閟且康。蒸,同烝(zhēng),冬祭;鑰,同禴y鵨,夏祭。诗经-小雅-天保“禴祠烝尝”其中“祠”为春祭;“尝”为秋祭。閟,音b欤��腹乇眨��晡�魃鳌?担�馑际前材�蚍崾1n闹写司湟馑际侵付�募漓胫�衩挥斜黄苹担�ㄐ屑漓肜竦娜耍┬睦锍渎�派髦囟�材��椤?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