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郯州剿匪
李信与墨先生商议后,又调两湖大督尉手下的五万人马,暗中将跑马山围了个水泄不通,待令行事。
表面上,李信发出布告安民,只要各山寨的流寇愿意放下武器回家种田,朝廷就既往不咎,还发放了救济粮及安家费,否则格杀勿论。
吴江县城内,天天能看到官兵们搭起的救济棚舍粥,发放米银,刚开始人们都不相信,但过了几天后,官兵们还是照样行径,老百姓就三三两两的来领救济,后来连城外的人也赶来领救济了,李信借这个机会发话,让他们转告山上的人,只要回家绝对不会追究的。
还派人到各山寨去劝降,那些小山寨的草寇都是当地的老百姓,被『逼』无奈才去落草为寇的,现在能回家种地谁还愿意过这种刀头『舔』血的日子啊,有不少的人当时就开了山寨门,随着劝降的人下山了,李信将早准备好的安家费发散给他们,让他们安心回家务农,他绝不追究的。
其它山上的人一看,朝廷是真的不追究责任,不到一个月,大部分都回家务农了,有一部分是无家可归或是不愿回家的,李信就把他们留在了军营里,没想到竟然收编了上万之众,这些人后面就成了李信的亲兵,随他征战南北,立了下了赫赫战功。
第九十八章 郯州剿匪
李信在这里暗查了十多天,从各项证据来看,这里的草寇是大有来头,首先他们的消息来源于京城,李信刚出城人家这里就知道了,没到郯洲就有草寇来偷袭大营,刺杀他的替身,幸好他们提前都有准备刺杀没有得逞。第二次刺杀是在郯州边境,副将设了埋伏将那伙草寇一网惩擒了,从而得知了他们知道李信出京的消息是由京城传出来的,说朝廷派人来围剿他们,还掌握了一条重要线索就是郯州郡左督史查明杰很可能就是这伙山贼的联络人,或是直接指挥的人。
而尹丞相那边早就派人送信到了郯州,这里的一些相关证据能销毁尽量销毁,能转移的提前转移了。他是绝对不能让李信查到自己的头上。虽然失去郯州这块诈钱的肥水区,痛的他像剜掉了心头肉一样,但比起大局来也就不算什么了,丢了郯州自己还可以再夺回来。
如果让李信抓住把柄的话,那可是要伤筋动骨的,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当李信到了郯州郡暗查的时候,他能找到的证据无非是一些贪官污吏草菅人命、贪污受贿搞的民怨沸腾,所以才引起了『乱』民暴动的,绝对与他自己沾不上一点关系。
可是他小看了李信,他万万没想到李信提前到了郯州,郯州郡守在销毁一些证据时,引起了刺史李万青的注意,他是前年皇上钦点的郯州刺史,就是奉旨暗查尹丞相在郯州敛财证据的。
这里的『乱』民暴动皇上早就知道了,但年年拨款年年『乱』,而且一年比一年厉害,吴江的县五年死了三个县令,这就让皇上怀疑当年的那个吴江县令的贪污受贿案,恐怕有人从中弄权冤枉了他,所以三年前皇上派李万青到郯州。
这三年来李万青表面上与这里的地方官和善亲近,暗地里调查着这里的关系网,但他掌握的只是一些细微的线索,而这里的草寇越来越猖獗,郯州郡守隐瞒不报,说怕上封怪罪下来自己要担管理失职之罪,所以每次他的奏章都被郡守拦下,这次他启用了秘密上奏令,将奏章直接奏报给了皇上,皇上命户曹令当朝奏上,就是让尹丞相措手不及。
李万青从上报朝廷的那一刻起,就在密切注意着郯州的动静,他派人日夜守在郡守府外,一个雨夜里,跟踪郡守府内出来的人,救下了一位被埋到『乱』葬岗的帐房先生。
这一重要线索,后面造成的损失使尹丞相万分痛恨,想把李信就地给除了。
李信来到郯州李万青就把这一重要人证交给了他。帐房先生对被郡守杀人灭口作法恨之入骨,一口气把自己知道的内幕全都倒了出来。当李信问到吴江之『乱』时,这个帐房先生说出来的话,让李信大吃一惊,他速派人持皇上赐的兵符前往周边的屯兵营调兵,又派玄武他们夜探山寨,查清了路线与布防图,当玄武回来报告更令李信为之一震,没想到山寨里的人马竟然有数万之众,他们的兵力布属绝对不比屯在郯州郡的兵力少,这伙山贼不除将成为轩辕国的一大祸患。